为什么要描绘 人生最后一程

《为什么要描绘 人生最后一程》,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天黑得很慢》





周大新 着





人民文学出版社





周大新:不知不觉之间,我便被推入了老境,被迫与中年说“再见”了。





老境里的朋友和熟人已经不少,而且几乎每天,又能见到新人加入到自己所在的队列里,队伍越来越长。





队伍在向前走的过程中,当然能听见开朗的笑声,但更频繁听到的,是对沿途所见的惊诧、抱怨和哭喊:这段路怎会如此难走?





这让我想起了米兰·昆德拉说的那句话:老人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很多老人并没有做好面对老年的准备,他们以为这段路与以前走过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路段没有太大的不同。





他们不知道,虽然路还是路,但此段路的沿途风景与以往走过的路相比,已有极大的不同。





于是我生出了描绘人生最后一段路途风景的心,便有了这本名叫《天黑得很慢》的书。心想,把这段路途上的风景描绘好了,对于人们认识生命现象会有价值,对于帮助老年朋友顺利走完这段路会有意义,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预先把握,让这段路上的风景了然于胸,会有利于消除我内心对老年的恐惧。说句实在话:我很怕老。





老年的“爱之光”





来自哪里





周大新:在描绘人生最后一段路途风景的时候,我注意到与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路段相比,这段路上首先是观众太少,很少有人来关注你的举动。





童年和少年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同学,甚至邻居们都在关注你的举动,你的每一点重要的变化都会被记住并传开。青年和中年时,大学的同学和单位的同事,爱你的异性及丈夫或妻子,爸爸、妈妈,岳父、岳母或公公、婆婆,有太多的人在你身边关注着你,你的变化、你的成长很快就会被传开。甚至恨你的人都在关注着你。





但到了老年,父母爷奶和外公外婆多已不在人间,儿女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大都不在身边,除了极个别的特殊人物,单位也已经不需要你了,往日的同事和朋友星散四方,多已自顾不暇,关注你举动的人很少而且日渐减少,孤独是人在这段路上必须品尝的苦酒。其次,是这段路上的险情太多。山洪、塌方、雪崩、狂风、桥断、土陷、沙暴,各种各样的险情轮番出现,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脑梗、心梗、突聋,胃癌、肺癌、肾癌,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病都可能缠住你的身子。一个危险刚躲过,另一个险情跟着又来了,并不给你喘息的机会,直到把你折磨得脸色蜡白浑身无力瘫卧在床。身子这台机器的每个零件都可能出问题,骨头、肌肉、血液全都可能出事情,你防不胜防直到无力可防。再者,就是特别需要一种光来照亮这段光线渐暗并终将没入黑暗的路,这种光便是爱之光。





这种爱之光的光源一部分来自于他者,来自于那些对老年人施爱的人,就像我这部书里那个陪护姑娘钟笑漾。另一部分来自于老人自身,就像书中的老法官萧成杉。每一个老人在一生的经历中都积累了不少的爱意于自己的心底,此时是这些爱意施放的最后机会。所谓人老了其面也慈,其心也软,其言也善,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就是这种爱之光,照着一代又一代的老人骑上鹤背,翩然飞入黑暗之境。这部书对这两种光源都有表现,两种光相聚在一起,很亮很美,也因此可称这是一道青春与老年相互辉映的华彩之光。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单从年龄的层面上说,其实只存在着三种人,即已经变老的人,即将变老的人和终将变老的人。老年,是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必须要走的一段路,这段路上的风景你想不看都不行。但愿这本书对已老的、将老的和终要老的人都有点益处。





风景有观感好的也有观感差的,但无论何种风景都可入画,愿被画进本书的风景,能经得起观者的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