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束鹿:西方要想准确描述中国影响力,我倒有个建议

小编嘚啵嘚:《龙束鹿:西方要想准确描述中国影响力,我倒有个建议》是傻大方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为你带来的,你是继续往下看呢?还是继续往下看呢?健康摘要: 特朗普在首次国情咨文中,大幅从一年前的对华强硬立场后退


正文开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龙束鹿】

最近有国际政治领域有个热词,叫“锐实力(sharp power)”。这个词热到了什么程度,以下三个事实可以为证:“锐实力”一词首见于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2017年12月初发表的一份主题报告,报告副题是混杂着硝烟味的“上涨中的专制主义影响力”,这份报告长达156页。第二件事就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以此做封面专题,推出长篇文章《中国的锐实力,西方难以挡抵?》;“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尔也不甘寂寞地撰文讨论“锐实力”,称之为“信息战”。

一时间,“锐实力”这个名词开始集中出现在西方的媒体上,成为西方社会对中国影响力扩展方式“羡慕嫉妒恨”的又一次大反弹。

“锐实力”都是“老套路”

可惜的是,这个词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我们的输入法居然不认这个词,害的我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找。

按照NED的解释,他们标榜的“软实力”主要是指通过文化、价值观的吸引力来增强自己的影响力,而“锐实力”则主要是指独裁或威权政权通过胁迫、操控外国人的态度来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经济学人》则耐心梳理出了“锐实力三招”:第一招,对影响者施加影响;第二招,耍横。不惜利用各种伎俩来实现政治目的;第三招,施压。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向目标对象施加压力。总结起来就是,过去10年来,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专制政体”不惜重金在国际上推展文化活动、学术与教育计划、投放媒体广告等,以影响国际社会对这两国的印象,它能刺穿、渗透目标对象国的政治与信息环境,使之“穿孔”。

龙束鹿:西方要想准确描述中国影响力,我倒有个建议

但实际上,“锐实力”这个概念不值一驳。

因为它有着太浓重的傲慢和自负。“西方中心论”已持续了数百年、“美国例外主义”以及特朗普总统最近频频呼吁的“美国优先”,试想我国敢这么说吗?!敢这么想吗?!或者说有一天我们有了这样的底气,我们会这样想吗?!(下面我还会专论此题)。西方或者美国为首的西方,如此赤裸裸地叫嚣“例外”和“中心”,那已经大大超出了什么“实力”的概念范畴,而是赤裸裸地带有种族意识形态偏见的自我膨胀。在这里我称之为“文明傲慢论”。

因为它有着太浓重的冷战色彩。在他们眼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世界分为“西方和非西方”,西方的一切都具有美学价值,“屎都是香的”;非西方的一切都是愚昧的、落后的、具有审丑价值的。抱歉,这种“冷战想法”在中华看来是大清国的价值观,早已被我们扔进了中国人的茅厕里。我们经常说也经常做的是,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当然也包括西方的文明成果。但我们从来没有听美西方的精英们这样说过。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似乎也逻辑自洽,人家都曾经宣布过意识形态终结了!

理由还有很多,说一千道一万,我最想说的是:你们能不能好好说话呢?能不能不扣帽子呢?能不能平等对待世界各民族呢?能不能换一副不上色的眼镜呢?

我的结论是悲观的。因为人性的劣根性在于“撞了南墙都不回头”。这就是一个意识形态高度统一的文明最终却走向没落的历史悲剧,一再向我们印证了的“某某某陷阱(套用西方人喜欢使用的概念模式”。

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核心价值观

“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抱歉,我在这里套用第48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因为这个主题确实反映了各国精英对当前人类共同命运的一个基本看法。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先生不久前在一次访谈中指出,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经济体正基于不同的利益而采取竞争立场;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内部社会也因遭受不稳定因素影响而产生分化。与施瓦布先生的观点相呼应的是,1月17日发布的《2018年全球风险报告》也指出,2018年风险会增加,“93%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大国间的政治或经济对抗将变得更为激烈”。《经济日报》的一篇文章指出“这种分化从何而来?……根本原因在于从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世界经济增长后劲乏力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全球经济治理又滞后于现实需求。直接诱因则是分配机制有失公允,发展的包容性不足。”

我们正面临着“百年未遇之世界大变局”。

其一,科技进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能手机与云端计算、智能城市、量子计算、混合现实、数据分析、人类增强、网络安全、社交网络、先进数码设备、先进材料、太空科技、合成生物科技、增强材料、基因医学、新能源……这些眼花缭乱的技术革命,将给人类文明、社会结构、经济体制乃至国际政治带来怎样的挑战,我们远远没有足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准备。但技术的革命不会因为我们没有准备而放慢脚步,挑战随之而来,索罗斯在世界经济年会上对诸如脸谱和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对人类文明的威胁而表达的忧虑可见一斑,他甚至说“人类社会正处在相当痛苦的历史阶段”。

其二,民粹主义裹挟着贸易保护主义,以左或者右的面目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经济滞胀和社会分化,中产阶级遭到美式经济全球化的剥夺,美国乃至整个西方表现出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忧虑和悲观。价值观的混乱使资本主义文明暴露出对人性丑陋的张扬,包括毒品持有、吸食的合法化,享乐主义的盛行、整个世界呈现出彻底的表象化。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表现出自他诞生起前所未有的堕落。民族主义方兴未艾,在一些地方表现出极端倾向。

其三,世界格局伴随着一些国家内部社会剧烈的社会变迁而发生转型和变革,美国这个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式微,新兴经济体的迅猛发展,使世界力量和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而这种变革所带来的争吵和对抗,有不断升级的态势,虽然多以贸易争端和外交争论为主要表现形式,但谁又能不担心,这种争端和争论的升级会不会导致区域性战争冲突呢?!

其四,虽然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精英阶层对历史发展方向性推动谁也不能否认。可惜的是,我们能指望华尔街的精英吗,他们一个个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能指望华盛顿的政客们吗?他们要么是善于讨价还价的商人,要么就是善于鼓动的秀场高手;我们能指望哈佛、哥大的知识分子吗?他们多是深受意识形态偏见影响而身陷旧哲学体系的乏味的文人。

所以,在这个分化的世界秩序中,我们需要进行价值观创新,需要这个世界秩序的各种文明的碰撞和升华,需要摒弃一切陈腐的、散发着傲慢臭味的思维方式,需要一种具有包容、开放、创新的文明姿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灵魂。

为什么说是“和实力”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种整体意识、全球思维、人类观念,核心在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本质上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战略目标,是对人类未来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顶层设计。

平等、互利、互鉴、共建、可持续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如果将这些基本特征高度浓缩,没有比中华文明绵延崇奉的“和”字更为贴切。

龙束鹿:西方要想准确描述中国影响力,我倒有个建议

中国文化自古就认为世界应是一个和谐整体,这个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

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理念,以和谐精神凝聚家庭、敦睦邻里、善待他人。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平之路,铭刻下中国古人追求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互利合作的历史足迹。

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融合,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不同文化、不同观念,注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

1990年12月,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这16字的核心也是一个“和”字。

纵观世界历史,各个世界大国的崛起的过程中,无不伴随着残酷的战争和殖民,这里我就不点这些昔日大国和当今大国的名字了,虽然他们早就忘了那段残酷的历史,虽然他们依旧用他们当年崛起的思路来逻辑推演当今中国的发展,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的时间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不断超越一个个昔日强国,但发生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争和大规模殖民吗?我们所看到是无私的不携带任何政治的、军事的、领土的,或者意识形态诉求的,有时甚至是起码盈利算计的经济和技术、资金的援助。

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影响力的尊重或者说好感,在某种程度上说,正式基于“和”的“实力”——对“和平”的坚持、对“和谐”的坚持、对“平衡”的坚持、对“可持续”的坚持、对“分享”的坚持、对“双赢”的坚持、对“平等”的坚持、对“共同性”的坚持。

在美西方惯性思维者看来,这真不可思议!这就难怪《经济学人》在《中国的锐实力,西方难以挡抵?》一文中很是不可思议地说:“中国可以表现得更真诚些,可以直接说出来自己的欲望和想法,毕竟,不管哪个国家,强大了后,都想要扩大影响力。但中国,就是不说出来,总憋在心里,憋坏了可如何是好?!”

抱歉,我真想教这篇文章的作者一个中国式的思维方法——你得学着用对方的思维、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中国每个孩子都会被父母教育学会这种思维方法——这叫换位思考。

“以己度人”在中国文化里是个贬义词,“以人观己”才是正确的方法论。如果你能尝试以“和”为价值指导,你就会发现,中国的想法真的没有你们那么复杂,不过就是请更多的文明真正了解、平等对待中华文明,而已。

我们说了一百遍,你咋就不理解呢?你咋就还说我们不真诚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龙束鹿:西方要想准确描述中国影响力,我倒有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