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等待着,等待着,英首相特蕾莎·梅来了!



今日上午十时许,首相一行的车队风尘仆仆从天河机场一路赶来,稳稳停在武汉大学樱顶老图书馆门前。



雪后初霁,位于狮子山顶的老图书馆在冬日清朗的阳光下巍峨屹立。身着深色大衣和亮黑色长靴的特雷莎·梅抵达老图书馆,出席湖北英国教育文化交流展。



01

会见见了谁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来源:新华社



在老图书馆会见厅,特雷莎·梅会见了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出席的英方代表包括: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首相办公室国家安全顾问马克·赛德威、英国驻武汉总领事卫亭瀚等,中方代表还包括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梁伟年,湖北省副省长童道驰,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副校长李斐等。

在会见中,特雷莎·梅表示,很高兴到中国武汉来访问,希望此次访问能进一步密切中英两国关系。

几上花瓶里,数枝梅花探放,韩进笑称,梅花的“梅”正好与首相的名字相契合。



02

参观展览看了啥



十时三十分许,特雷莎·梅一行随后步入老图书馆大厅,参观中英灵动青春主题活动展览。大厅里数百中英学生发出欢呼声。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听武大故事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摄影:李霄鹍

在武汉大学展台,韩进向特雷莎·梅讲解了学校情况。韩进首先介绍了两份历史文书: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清光绪皇帝上奏的《设立自强学堂片》和牛津大学于1945年、1948年发给武汉大学的函件。“自强学堂是武汉大学的前身”,韩进介绍道,牛津大学的函件确认,包括国立武汉大学在内的中国七所高校文、理学士毕业成绩平均在80分以上者,享有牛津大学之“高级生资格”。“Oh,Oxford!”(“哦,牛津大学!”)听到母校的名字,特雷莎·梅笑着点了点头。接着,韩进通过五张照片,介绍了近年来武大与英国高校的密切交流和互动。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摄影:杨明权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来源:网络



“Nice to meet you!”这期间,特雷莎·梅主动与展台上的武大学生问好、握手。“我觉得‘梅姨’非常亲切。”这名女生兴奋地说。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摄影:李霄鹍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观武大辩论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摄影:陈曾



紧挨着武汉大学讲台,一群年轻人正在用流利的英文展开唇枪舌战,他们的辩题是“科技是否使人更自由”。队员全部来自武汉大学辩论队,是应英方邀请特别设置的一个展台。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摄影:杨明权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来源:网络





特雷莎·梅饶有兴致地观看了约两分钟辩论,并点评道:“辩论双方针锋相对,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大学生的表现让我感到十分惊喜!”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与青年互动



“感觉首相非常亲切。她跟我们握手,问我们叫什么、来自哪里。我告诉她我的英文名,还介绍了我曾经在爱丁堡大学有过交流的经历”。去年暑假,王伟达参加了武大在剑桥大学的访问项目,与包括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在内的英国高校都有过交流。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来源:网络

受英国驻华大使馆邀请,中英灵动青春形象大使江疏影作为中国青年人代表,向特雷莎·梅介绍了中英灵动青春主题活动的成果。

特雷莎·梅还依次参观了武汉第四十九中展区、武汉市“小小外交家”展区、美妙英语展区以及英国四个地区展台等。这位素有“铁娘子”之称的首相,将访华首站的主题设为教育和文化交流,与中国大中小学生亲密接触,大走亲民路线。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摄影:陈曾



武汉大学辩论队是武汉大学国际化办学的精彩展示,曾两次获得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辩论文化已成为武大校园最为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武汉大学辩论队也成为武汉大学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



03

致辞说了啥



进入致辞环节,蒋超良介绍了湖北省在中英交流方面的概况,并表示,首相此次访问湖北武汉,必将开启湖北省与英国交流的新篇章。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摄影:杨明权



“我很高兴能够来到武汉大学,这是我此次对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第一站。”特雷莎·梅说,“今天,在我见到的年轻人身上,我看到了他们的自信、远见以及对于引领自己国家不断前进的渴望。我敢断言,我今天在中国遇到的青年人就是未来的希望。我翘首以盼!”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来源:澎湃新闻

特雷莎·梅表示,中英两国之间建立起的外交关系已经步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希望两国人民相互学习,不断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不仅在现在,也在未来。这也是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的基石。



04

珞珈与英伦的故事

事实上,在武汉大学发展历程中,与万里之外的英伦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下面,就让珞珞带你细数武大的英伦印记。



1

武大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来自英国

1936年秋,武大中国文学系爆发了一条特大的新闻——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女学生慕名来武大学习中国文学。她叫 Inmas Jackson,中文名贾克森。来武大是想从刘永济先生学词,从徐天闵先生学诗。当年9月18日,国立武汉大学第284次校务会议专门讨论了“英国牛津大学女生JACKSON请求入校学习中文案”,最后作出决议:“因系外籍,且为大学毕业,准予受试后入中国文学系听讲,但不负住宿责任。”随后,该生便插入武大中文系三年级就读,成为武汉大学有史以来所招收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国立武汉大学决议批准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生贾克森(Inmas Jackson)入校学习的校务会议记录(1936年9月18日)



2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堪与西南联大相媲美”



  1943年春至1945年秋,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Joseph Needham)踏遍了中国十省,参观了解中国战时的科学与教育机构状况。他访问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等近300个教育和研究机构,期间曾两次到国立武汉大学访问,与武大诸多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对武汉大学赞赏有加。



李约瑟在其著述和讲演中曾多次赞许武汉大学的学术水平和教师们在战争时期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科研精神和敬业精神。在《川西的科学》一文中,他称“武汉大学学术水平非常之高,甚至可与国立西南联大相媲美,这是毫无疑问的。”1944 年底他回国述职,在伦敦广播电台发表题为《战时中国的科学与生活》的讲话,以武汉大学为例说明战时中国科学和科学家之艰难处境,告知世人“在四川嘉定有人在可以遥望西藏山峰的一座宗祠(注:指理学院所在地李公祠)里讨论原子核物理……”武大学者追求科学的精神深深感染了这位援华使者。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李约瑟博士1943年5月在武汉大学(乐山嘉定)



3

武汉大学师生与英国《自然》杂志

1869年创刊的英国《自然》杂志(Nature)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权威性最强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之一。据武汉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基明老师统计,从1936年到1949年,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的多名师生,在相对较为简陋甚至非常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辛努力,先后在《自然》与《科学》杂志上发表了8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两本刊物各有4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从而为武汉大学赢得了世界性的学术声誉。



1936年2月,生物系

汤佩松教授

与武汉大学生物系

四年级学生

宋秉南

合作,以“国立武汉大学生理学实验室”(Physiological Laboratory, National Wu-Han University)的署名单位,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ange in Optical Rotation of Glucose in Dilute Solutions of Boric Acid的论文。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1936年2月,国立武汉大学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其第一作者为理学院生物学系教授汤佩松,第二作者为生物学系四年级学生宋秉南



1941年3月,生物系

高尚荫教授

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oil Protozoa in some Chinese Soils的论文。



1940年1月,化学系

邬保良教授

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 Simple Rule for Evaluating Atomic Constants的论文。



1947年11月,物理系

梁百先教授

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F2 Ionization and Geomagnetic Latitudes的论文。





4

“牛津大学之高级生资格”



1945年和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两次致函中国国民政府教育部,最终确认包括国立武汉大学在内的中国七所高校文、理学士毕业成绩平均在80分以上者,享有牛津大学之“高级生资格”(Senior Status)。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七所高校包括:国立北京大学、北京国立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汉口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7所。



5

武大留英海归与留英校友



1928年6月13日,蔡元培正式任命了9位国立武汉大学筹备委员,其中就有5人曾留学英国——王世杰、任凯南为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士,李四光为伯明翰大学地质学硕士,周鲠生为爱丁堡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黄建中则曾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



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后,留英的王世杰、王星拱、周鲠生、皮宗石、杨端六、刘秉麟、陈源、邵逸周、谭声乙、袁昌英等皆为武汉大学教授。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部分中国留学生在法国巴黎的合影,其中王世杰、周鲠生、皮宗石、杨端六等人均曾留学英国,且后来均为国立武汉大学建校早期的重要教职员



除了引进一批从英国学成归来的学者,不少武汉大学师生校友也前往英国留学,学成后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沈刚伯,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毕业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曾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埃及学、英国史、宪政史。



辛树帜,著名生物学家、农史学家、农业教育家。毕业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博物部,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



石声汉,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农史学家、农业教育家。1924-1927年先后就读于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生物学系;为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植物生理学博士。



赵飞克,著名结构力学专家;1928年考入国立武汉大学理预科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为英国利物浦大学工学硕士。



孙祥钟,著名植物分类学家;1933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曾被破格接纳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园艺学会终身会员。



周如松,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1934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曾获英国伦敦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刘佛年,著名教育家;1935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哲学教育系;曾先后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



叶君健,著名作家、翻译家、出版家;1936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曾任英国剑桥大学英王学院欧洲文学研究员。



柯俊,著名材料物理学家、科技史专家;1938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为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哲学博士及荣誉工学博士。



······



(“珞珈与英伦的故事”节选自吴骁《国立武汉大学的英伦印记》一文,并有少量改动。)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

武汉大学

-luojia1893-



文字:李霄鹍 陈丽霞 吴骁

图片:陈曾

杨明权 

李霄鹍等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首次访华首站武大︱英首相特蕾莎·梅今日登樱顶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