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一说起这北京人的嘴啊。。。。



要么用来吃了,要么就是用来说的,

也不知道您属于哪一类?

我想我可能是属于:

“吃都堵不上你的嘴”这类的,

打小儿就挨这呲儿的北京孩子吧。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要说北京人的嘴,嘴皮子利索的时候是真利索,



利索在用词儿,在语速。

但是一说快了,吞音的时候是真吞啊~

说啰嗦的时候,也真啰嗦,

这啰嗦在于“碎叨”。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当一个北京人的嘴用来说的时候

好像是从“吃”开始的。

您看,连胡同里见个面儿,打招呼:

“吃了吗您內?”

街坊照面儿微笑擦肩而过时必须的用语。

您一句:“刚吃了”或是“还没呢”。

一句搭话,

透着亲切,简单明了的胡同问候。

后面可真别跟着:“没吃回家吃去”。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不过您要是在院里问了邻居大妈一句:

“您忙呐?!” 得嘞~

大妈兴许把一天的“流程”都给您说出来了啊,

上午去早市买了什么菜,中午打算做点儿什么,

下午几点接孙子。。。。

只要你有耐心搭一句,这话

就没完没了了。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还有北京的哥,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



有时还考验你。上次打车去沙滩五四大街,

一场车就问你:“知道五四运动是哪年的吗?”

“啊,好像是1919年吧。”

“对喽!”

然后,开始一路历史讲坛,中途你可以即兴插入,

话题可能就会继续改道儿,真是乐趣无穷。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话密”在北京这座城市来说,

不光是北京大爷、大妈的专利。

小伙子,大姑娘一样的“用嘴说着”过一整天。

也许他们今天不用太多的“老北京土语”,

但他们乐忠于“骂人不带脏字儿”的“损”,

事实上,你不能开头儿,

只要你一开头儿,

这话匣子就打开了 。

来达成他们的交流。

偶尔也会有“土语”

来作为一种“怀旧”。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说完了,轮到这嘴该吃的时候了。

有人说过:

“北京人推崇的是孔老圣人的

食不厌精、脍

不厌细,

不管是吃什么,总要讲个刀工火候,

时令节气,还要讲个因人而易。”

您说北京人对吃真是一个讲究,没错。

有时您说北京人也真能将就,更没错。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往大的说:

“北京过去最有名的八大楼、

四大居基本上都是鲁菜当家。

不过就是各有拿手,各有绝活儿罢了。

至于到底京菜是什么味儿,

就是正宗的北京人也未必能说得明白。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到今天,

可能也就剩下炸酱面还带有老北京的特点

可又偏偏不在菜的范畴,当属面食一类。

就是名满天下的北京烤鸭,

据说也是传承了烧鸭子的衣钵,

大概应该算在鲁菜的名下。”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将就也是因为,有人说过:

天子脚下的臣民,见得多了、

听得多了,自然就不把什么事儿都当成事儿,

但我相信每一个北京人的胃

里都“住”满了麻酱,



它是北京人餐桌的“命根儿”,

你找不到第二个如此迷恋麻酱的城市。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有一年夏天,北京的麻酱供应短缺,

连老舍先生都急了,

把这当成一件大事写进了人大代表提案里:

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

何止夏天离不开麻酱!

北京人血液里都快流淌着麻酱了。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它可以当佐料,也可以当原料,

没有它,就没有好吃的涮羊肉、爆肚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没有它,就没有可口的芝麻烧饼,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以为这就完了?

哈,还有义利的维麸饼干

真是将吃麻酱发挥到极致了。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真正极致的是:不单会说,还讲究会做。



做得了,一帮瓷器、哥们、一边吃,一边聊。。。。

尤其是在饭桌上,只要嘴里没嚼着饭菜,

就想着侃起来。

虽说咱北京的规矩,饭桌上,食不言。

但是那是家规,朋友聚会就另说了,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对着哥们儿,您说您能闭住嘴吗?

北京人的“嘴碎”是棋逢对手的互怼,

关系越好越怼,越扎心越开心,

您说这不是有病吗?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北京人的真实,对陌生人热情,也许别人并领情。

但对北京人自己来说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所以,您说北京人的嘴用来吃?还是用来说?

其实并没有什么正确的打开方式。。。。。。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



往期经典回顾:

北京包容你,但不纵容你!

在北京,这叫规矩!

北京爷们儿就是这个范儿!

大家都在看这些:

我发誓,只有北京人才懂这些话!

京二爷说事第2期:北京话这么说您见过吗?

北京话PK东北话和天津话,太搞笑了!

千金难换,北京人的这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