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正阳:小花生成为脱贫致富的“金元宝”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河南正阳:小花生成为脱贫致富的“金元宝”》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记者浦超 杨思琪陈尚才)花生是个宝,健康离不了。在河南省正阳县,花生不仅对人们的健康是个宝,还成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元宝”。





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的正阳县有耕地233万亩,人均耕地3.6亩,是河南省人均耕地最多的县。2012年,该县被确定为省级贫困县,全县有86个贫困村,78110名贫困人口。





记者从正阳县政府了解到,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正阳县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构建以花生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扶贫模式,把贫困户“嵌”在产业链上,把企业“连”在扶贫线上,形成了涵盖种、产、销的完整花生产业链。





贫困群众种花生,启动资金是关键。正阳县投入2900多万元,给贫困群众免费提供花生种子,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栽培、统一技术、统一供肥、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的“六统一”模式,在政策上实现全覆盖,全面提高种植质量和效益。





“要想产值高,种子必须好。”付寨、熊寨等乡镇的村民介绍,现在普遍改了种植新品种,油酸含量高,出油率高,经济效益好,两个乡镇有2050户贫困村民种植了5万亩高油酸新品种豫花37,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花生种出来,还得卖出去。为解决销售问题,正阳县与中原粮油、天润现代农业、正阳国际花生食品产业园等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带贫协议,从花生的种植、加工、流通环节入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确保贫困群众种子有来源,加工有技术,销售有出路。





正阳县还把全县400余家规模家庭农场、合作社凝聚在一起,成立了花生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协会,在19个乡镇(街道)设立分会,以农民协会的组织形式,把贫困户聚集在花生产业链上,确保贫困群众实实在在增产增收,遍布各乡镇的合作社带动了数万名贫困群众就业、参股、种植。





“过去种了担心卖不出去,现在不愁卖不了,价格还有保障。”说起花生销售情况,当地村民十分自豪。





“你外出打工挣钱,我帮你在家种田。”针对外出打工贫困户,合作社在种子供应、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销售等环节实施全程托管,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仅慎水乡红旗合作社就通过托管模式带动外出打工的21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花生全身都是宝,除了花生米,花生秧和花生壳也可以“卖”了赚钱。天润现代农业创办了“花生秧行”,种植户可凭“花生秧存折”随时存放秸秆、花生壳,可以随时支取现金,还可以交换肥料、湖羊等。据统计,全县1200多家花生草场年加工销售花生秧、花生壳30万吨以上。





花生卖出去,群众富起来。近几年,正阳县花生种植面积持续保持在150万亩左右,年产量在45万吨以上,走出了一条连接田间地头和市场需求的新路子,小花生成为了精准脱贫大产业。目前,全县45个贫困村、48738贫困群众已成功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