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2018蓝天保卫战 成都平原须“一把尺子”管理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打好2018蓝天保卫战 成都平原须“一把尺子”管理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2017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到82.2%,“成都蓝”刷爆朋友圈。刘陈平摄





省人大代表杨斌平。





全省优良天数率达到82.2%,城市空气质量创五年来最好水平;10个出川断面全部达到国家考核标准;土壤环境保持稳定——这是2017年,四川交出的环保“答卷”。





对于已经开始的2018年,如何让民众感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





答案在今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抓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统筹治理污染源,打好蓝天保卫战。





“空气无边界,休戚同相关。”在省人大代表、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斌平看来,强化成都平原经济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实现区域内空气质量全面改善的有效途径。今年省两会期间,这位长期奋战在环保战线上的人大代表,准备提交四份建议,其中两份均涉及到成都平原经济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省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但仅靠成都一市的努力已不能解决整个平原经济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对此,杨斌平的建议包括,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实行统一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建立产业转移的环境监管机制等。





形势





改善空气状况





成都平原经济区仍任重道远





对于将抓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杨斌平双手点赞,“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空气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但全省尤其是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仍任重道远。”





究其原因,成都平原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遂宁、雅安8市,总人口超过3700万人,占全省46%。“这是全省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全省空气污染最重的区域。”





拿出建议稿,杨斌平告诉记者,随着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空气质量的快速改善,四川盆地尤其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大气污染形势将显得更加严峻,“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省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但仅靠成都一市的努力已不能解决整个平原经济区的大气污染问题。”





在表现上,目前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区域性污染呈现出同质化态势,以成都为代表的多个城市已由传统的煤烟型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过渡,以臭氧、PM2.5污染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凸显,加上盆地内污染气象条件差,大气污染物难以扩散。





“只有通过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措施,严抓共管,共同减排,全面大幅降低区域内污染物浓度,才能避免污染物传输、叠加而导致严重的区域性污染。”杨斌平介绍道。





观点





“一把尺子”管理





成都平原





统一实施特别排放限值标准





在杨斌平的建议稿中,对于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实行统一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独成篇。





何为特别排放限值?2013年,环保部发布了《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成都市作为全国重点控制区域47个城市之一开始实施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这个标准要高于普通排放标准。”在杨斌平看来,仅仅成都一座城市实施此类标准还不够,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需要统一实施大气污染特别排放限值,统一执法标准,实现整个区域一把尺子管理。





“道理很简单。”杨斌平解释道,空气具有流动性,空气污染后会传输到区域内邻近的城市,区域内大气污染排放量并未得到实质性减少。“如果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其它7市,也尽快实施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全省其他地(市)州,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空气污染特征,也分阶段推进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将实现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准入门槛”提高





区域会商





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是否“上马”





要想根本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是治本之路。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曾多次强调,要强化环境准入倒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放到区域联防联控上,我建议要实行环评的区域会商机制。”杨斌平告诉记者,对于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各市,应该针对区域内、尤其是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区域会商机制,同时对大气污染物主要传输通道上的高架源实施限批。





此外,还可以建立产业转移的环境监管机制,加强产业转入地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保监管,防止污染转移。在城市城区及其近郊禁止新建、扩建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已建重污染企业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搬迁改造。





“最重要的还是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杨斌平觉得,需要研究制定符合成都平原经济区自身的指导目录和经济政策,同时,促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转型升级,减少大气污染物源头排放,减轻末端治理压力。





关注





沱江全流域治理





全面统筹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





从九顶山南麓倾泻而下,沱江一路向南蜿蜒至金堂县赵镇。其中,3.29万平方公里的流域位居四川省中部的核心区域,居住有3700多万人口,大中型工厂多达千余座,是巴蜀工业集中之地,人口密度之高居于省内其他各河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加大沱江、岷江等主要河流和24条严重污染的小流域整治力度。同时,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也透露,今年全省的碧水保卫战,要集中力量啃下沱江、岷江这两个硬骨头。针对沱江,还将探索建立沱江流域7市24个国省考核断面“断面长制。”





在“关于深化沱江全流域治理,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建议”中,杨斌平从建立全流域空间管控机制、提升流域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全面统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等多方面提出建议。





其中,结合环保垂直管理,他认为可以探索建立省环保厅直属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全面负责协调沱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水环境监管,推动流域污染综合防治。”此外,杨斌平建议,还可以在各级支流重点位置和出境处增设水质监测断面,实现对排污单位智能化监控,并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可以整合流域水量、水质、污染源、气象等水环境信息,建立流域水环境动态管理平台。”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江茜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