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涨的占比九成,远超股市,这个市场很多人忽略了
小编来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上涨的占比九成,远超股市,这个市场很多人忽略了’,特意拿来分享给各位看官,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记得分享哦!健康摘要: 原创 2018-01-31 Wind Wind资讯 Wind资讯 目前市场对美联储2018年升息频次预期普遍在3次附近,而机构预期本周美联储决议将强化这一预期。 更多资讯,请下载Wind金融终端APP 来源:Wind 本周四(2月1日)凌晨美联储将公布2018年第一次利率决议,这...
正文开始:
今年以来,共有52只可转债正常交易,其中45只实现上涨,占比九成,这一比例远远超过股市。
更多资讯,请下载
Wind金融终端APP
来源:Wind
随着可转债行情的回暖,可转债发行也有所提速。
1月30日无锡银行可转债申购,尽管正股价已回落到转股价之下,但不少机构还是预期无锡转债上市初期价格在106-110元区间,即能有6%~10%的收益。可见
业绩较好,增长明显的上市公司可转债更值得期待。
可转债行情持续1月30日,无锡银行可转债申购正式启动,Wind数据显示,在短线大行情回调下,无锡银行也大幅回落,短线最近一周跌幅超过5%,正股股价降到8.7元左右,较无锡转债的初始转股价8.90元回落不少,使得转股价值回落。但整体来看,无锡银行业绩较好,得到机构推荐。
无锡银行2017年营收增速较2016年大幅提高,在上市农商行中仅次于吴江银行;作为A股上市农商行中少数处于地级市城区的银行,未来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提速,预计公司资产质量会保持向好态势。因此对于无锡转债的申购,机构仍偏向乐观。
而近期股指走高,二级市场中可转债也连续走强。Wind数据显示,
今年以来,共有52只可转债正常交易,其中45只实现上涨,占比达86.54%
,仅有少数可转债小幅下跌。较沪深两市今年以来个股上涨比例大的多,可见转债市场行情不可忽视。
备注:2018年刚上市的可转债涨跌幅为相对于发行价的涨跌幅
可转债发行进度随着可转债行情回升,以及定增再融资新规的限制,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逐渐增多。Wind数据显示,以今年公告日期来看,短短不到1个月时间,已有58家上市公司更新了可转债发行方案的进度,预计发行规模达1011.45亿元。
其中处于股东大会通过和实施的家数最多,分别达到21和19家;紧随其后发审委通过、证监会核准的也不少,此外仅有沃尔核材1家停止实施。可见可转债发行不仅得到上市公司的积极响应,也得到政策的支持,发行通过概率大。
在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不断增加下,哪些上市公司业绩较佳,具有竞争力,其后期可转债申购时也可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剔除已经实施即完成申购上市的可转债外,
今年以来更新方案进度的还有39家。Wind数据显示,其中共有19家公布了2017年年报预告,去年全部实现盈利,
可见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实力不差。其中正处于股东大会通过的通威股份2017年预告净利润最高,达到18.45亿元,而预告净利润最低的天成自控净利润也有0.65亿元。从预告净利润同比来看,
英威腾和新凤鸣净利润增长下限都在100%以上。这些绩优个股,随着业绩估值的提升,可转债后期价值也值得期待。
兴业证券认为:
今年以来,转债市场如果说平价升源于正股涨,估值升则可能与增量资金入场不无关系。
近期转债量价齐升,一方面,股市表现好,提升转债吸引力;另一方面,扩容后的转债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参与
,从去年四季报可以看出,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参与转债的情况明显增加。目前还是2018年初,很多债券机构若想通过转债博弈股市,操作上会相对积极
,毕竟即使出现较大的波动,甚至犯错,也还有充足的时间来纠偏。偏债型资金应该是近期加速流入转债市场的主流。
海通证券认为:
今年以来转债指数大涨9.5%,源于股市上涨、机构年末转债仓位较低、转债发行放缓,供需格局短期改善带动增量资金流入,转债市场估值修复(尤其是低价债性券)。
当前转债估值仍处低位,年前供给压力可控但仍需重视(大型银行转债发行尚有时日,但不排除规模较大的公募EB发行),低仓位投资者仍可布局。
从个券来看,建议
适当获利了结部分高价转债标的
(处于转股期且有提前赎回条款、绝对价格在130元左右),更多配置攻守兼备的混合偏股型转债,建议关注宁行、生益、蓝思、铁汉、济川、众信、林洋、隆基,及周期细分龙头交易性机会。
- 再谈国债收益率上涨对股市的影响
- 谢逸枫:1月全国27个省会城市全线房价上涨!
- 房价上涨你就是富人了?别逗了,那只是个空壳的梦罢了!
- 美国经济数据遭质疑 黄金白银V型上涨或延续
- 李生论金:年关之际金价上涨,油价弱势反弹仍跌
- 硅谷大佬Thiel又出新闻:去年末巨额押注波动性上涨
- 18复试:备考需下苦工的两个方面
- 【狙击涨停】2月13日即将爆发上涨的股票!
- 政府房地产调控的最大目的在于不让楼市价格快速上涨
- 印度在建大楼坍塌 建筑灾难在印度很常见因房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