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请你“讲清楚”:洋房里弄留还是拆?街边小店关还是开?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上海请你“讲清楚”:洋房里弄留还是拆?街边小店关还是开?》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原标题:上海请你“讲清楚”:洋房里弄留还是拆?街边小店关还是开?





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的呼声,在今年两会显得颇为密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无疑打动了许多人——上海要“加快建设更富魅力、更有温度的人文之城,市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包容,人文关怀根植大众,文明美德蔚然成风,中外文化交相辉映,城市记忆深刻隽永”。而要让城市记忆“深刻隽永”,显然来自孜孜不倦的保护。





从“拆、改、留”到“留、改、拆”,城市旧区改造的指导方针在去年有了这次转变,政策导向已经十分突出;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把“建筑可以阅读、街区可以漫步”写入正式文本,至今被许多人在各种场合引用,也在不断塑造公众的保护观念。这一年间,上海一些地区出台过不少历史风貌保护的细则和新规,亦在一些建筑、街区的保护上推出了新的尝试,各有其示范意义。





但另一方面,现实中的历史风貌保护,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僵局。两会前一度点燃舆论的尚贤坊石库门建筑被拆,以及去年巨鹿路888号老洋房被拆,多起个案都提醒人们,这条保护之路的任重道远、困难重重,可能是远超想象的。而在日常的保护工作中,许多现实问题交杂,也会影响人们的保护动力。





比如,不少未列入保护名录的老旧建筑、里弄、民居,其建筑质量已十分脆弱,居民生活条件也颇为堪忧。这时候,是“留”还是“拆”,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往往会有迥异的判断——





作为“旁观者”的市民和历史建筑爱好者,毫无疑问,要“留”;





作为生活其中的居民,如果不是对历史建筑有特殊的情结,多半会希望“拆”;





作为属地政府,“留”意味着带来一笔不菲的维护成本,这会让他们有些犹豫;





作为开发商,“拆”比“留”会带来大得多的经济收益,内心的选择不言而喻。





在多个旧城改造个案中,这些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不同利益主体,都有过或明或暗的观念交锋,而不同主体所掌握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又不尽相同,沟通对话机制也并不畅通,使得看似社会公认的价值倡导在实践中多有分歧。





事实上,部分群体至今对“留、改、拆”存有保留意见,使得需要多方通力协作的保护工作,推进得并不顺畅。综观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关切,其核心也在于如何解决这类分歧问题。这该怎么办?





从大前提来说,“留、改、拆”让“留”字当头,其意义已经无需争辩。一座有温度、有品质的城市,必须是能够很好承载城市记忆,使之“深刻隽永”的城市,这是世界范围内的通则。





但具体的保护条件、维护成本及后续利用,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留”字能够一以蔽之——如有的代表所言,“留”不是为了留下一件死的古董,而是要留住一份可以“活化”的记忆,它要继续嵌入城市公共生活。这就需要让保护本身变成一件可持续、可复制的事情,那些现实困难,显然是不容回避的。





坚持大前提,处理小问题,才可能走通这条艰难的保护之路。它的基础,首先当然是划定一些基本的共识底线。





比如,过度的商业开发,就不应成为一味要求“改造”的借口,更不可打着“条件不够”之类的旗号,行过度开发的目的。





在底线之上,针对具体的瓶颈问题,则需要相关利益方更为充分的沟通讨论。





任何一方的诉求和困难,都应当摆上台面,既是寻求平衡共识(哪怕是部分妥协),也是为了接受合理性检验。而这恰恰是目前欠缺的:一栋建筑、一片街区究竟要不要保护、能不能保护、该怎样保护,是应当原址保留、修旧如旧,还是可以适度开发、挪作它用,抑或是“落架大修”、异地复建,这些都应当有标准、有理由、有充分的沟通论证,显然不能光凭感觉。凭感觉说话往往不靠谱,如果各执一词的利益主体都在“凭感觉”,结局只能是鸡同鸭讲。





不对话,都是难题,对话了,就有办法——许多公共问题的破题,或许都受用于这个道理。





对于治理者来说,复杂的城市运行中充满了“两难”甚至“多难”问题,除了历史风貌保护,还比如城市生活街区里的“街边店”问题。





这两件事,同样关乎城市的生活品质,常常被人放到一起谈。两会上也是如此。不少代表批评说,一些地方为了“整治”,把街边具有生活气息的小店都整没了,如此干净固然干净,但生活的便利度和乐趣全无,又去哪儿找“城市温度”呢?





其实对治理者来说,街边店也是一个“两难”问题,鼓励整治的、鼓励放开的,都各有各的道理。但各方之间,毕竟不能一直僵持下去。为了一座城市的品质,恐怕还是得从长计议,先明确好大前提,然后好好地倾听、对话、找到一个公约数。





对于既讲求改革创新,又讲求精细化管理的上海来说,为这类问题找到公约数,并不是太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