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科技史》:历史怎能躺在教科书中
《解码科技史》
2018.01.028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响应号召,新春伊始,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打造的一档全新科学节目《解码科技史》即将播出。
让躺在教科书中的历史活起来
顾名思义,这档节目将讲述人类科技发展史的故事,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档以科技史为主体内容的科学节目。主创团队汇聚了国内科学技术史专家,科技节目制作精英,大众传播专家等。
科技创新,近年来成为高频热词,建设科技强国更成为国家战略;历史,每个中国人都对它耳熟能详。但将科技和历史结合起来,在我国却是一个不太普及、甚至稍显冷僻的词语。
其实,科技史中的许多故事离我们并不遥远——砸中牛顿脑袋的苹果、瓦特家烧开水的大壶、雷雨天放风筝的富兰克林、鲜花广场上布鲁诺的火刑柱。。。这些科学家的小故事通过教科书的流传,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这些故事潜移默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大科学家走上科学道路的启蒙,往往就是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小故事。
《解码科技史》
的选题策划正是从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小故事出发,选取公众熟悉的、广泛流传的科学史内容进行重新解读,寻找让人眼前一亮的独特视角,发掘出这些熟悉事件背后你并不了解的有意思的细节和故事。
例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真的是受到开水壶的启发吗?富兰克林雨天放风筝不怕被电死吗?万有引力的发现难道就是一个苹果这么简单?
节目以这些故事为切入点,试图为观众展现出这些故事背后,那些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波澜壮阔的历程。节目将挖掘科技发展历程中最有趣、最接地气、最能激发兴趣、启迪智慧、情感共鸣的内容,以独特的视角,轻松有趣的方式解读科技的发展历程、科学家的喜怒哀乐、科技创新的时代意义,促进公众真正理解科学。由此来实现从「科学小故事」到「科技史」的升华。
回望历史,是为了能走好当下的路。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科技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节点上,重新解读那些改变人类社会的重大科技成果,无疑会对今天的科技创新有所启迪。节目不止是简单再现科学家生平和发明故事,而是要从新知识被提出到发展、传播和跨文化碰撞等一系列历史过程中,展示出科学进步的艰难曲折,让观众认识到这些现在看来平淡无奇的知识,也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历史上无数科学家艰苦努力和艰难创新的结果。节目要揭示出科学发展的复杂性,也要让观众感受到科学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大众参与,激发全社会创新的热情。
解码科技史,让躺在教科书中的历史活起来。
让节目表达活起来
如何能让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活泼生动、引人入胜;让数百年前的科学人物栩栩如生,一直是科学普及类节目的难点和痛点。科学知识讲多了,则不免内容枯燥不吸引人;讲的太少,又会过度娱乐化,形式大于内容。《解码科技史》的主创团队,在大量观摩国内外各种节目样态、反复研讨论证后,确定了新颖的节目样态,打造独特的科普表达方式:节目“边聊边玩边看”,努力营造轻松有趣开放的氛围。
“聊”
:每期节目围绕主题拆解出层层递进的三到四个问题,通过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专家解答、大家再讨论的互动模式层层展开话题。
“玩”
:演播室现场展示难得一见的科学古董、操作简单有趣的经典科学实验。
“看”
:节目中穿插生动活泼的外景体验类短片和对科学进行趣味解读的动画。
节目对展现科学史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创新的表达。首先在历史部分,面对只有文字和图片却又没有纪实视频资料的困难,节目组尝试了MG动画、手绘、主讲人讲述多种手段。根据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叙生平经历,用MG动画;叙科技历程,用手绘形式;讲异闻故事,多由主讲人娓娓道来。多种可视化的历史表达,让节目生动新颖但不失严谨权威。
其次,在解析科学原理上有所突破。国内外以往动画、道具、解说的方式都缺乏新意,在《解码科技史》中栏目组逐渐摸索,采用增加互动性的实验,告别了以往用道具简单的进行演示、我做你看、我说你听的单线传输知识。而是增加了嘉宾互动参与感,现场体验。在内容上细分了实验类型:原理实验,复原古代发明实验、类比实验,每一种实验都设计了它的功能作用。
考虑到青少年是科学普及的主要对象,节目在众多实验中,特别设计了启发青少年用各种科学方法自己解题的科学验证实验。晦涩难懂的科学史、科学原理经过思考和动手变得生动有趣,把青少年教科书的上相关的教育内容转化成了科学实践活动。此举不仅极大激发了参与学生的积极性,也取得了一直好评。相信节目播出后,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来。
《走近科学》特别节目
《解码科技史》
第一季分集简介
瓦特与蒸汽机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是大多数人心目的科学常识,可是这个“常识”却有着谬误。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人,关于蒸汽机发明是受“水壶”启发的故事也仅仅是个“故事”。更让人不解的是,在蒸汽机发明改良的实践过程中居然运用的是一个错误的理论,错误为什么也会推动科学研究呢?既然不是发明人。瓦特为何仍然被公认为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人物呢。该节目将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和细节解答这些疑问,讲述这段你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也启发人们思考科技创新在驱动发展的过程中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富兰克林:天雷和地火
美国国父之一富兰克林在电闪雷鸣之夜,用风筝引来了雷电,证明了天上的闪电和地上的电是一回事,这就是科学史上著名的风筝实验。本期节目,我们在尽量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复原了这个实验,来探讨风筝真的可以引来天上的电吗?风筝实验中关键的铜钥匙在有电之后真的可以观察到电火花吗?假如风筝实验成立富兰克林会被电死吗?这几个问题。通过有趣的实验复原和演播室专家的讲解,共同回顾了早期研究电学的旅程。
马可尼与无线电
现代生活很多地方都离不开无线电,无线电没有线为什么也能传递信号?一百多年前,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年轻人知道了电磁波之后,就一直想使用电磁波远距离传输信号,通过不断试验,终于他实现了用无线电跨越大西洋传递信号,他就是马可尼,他最早将无线电用于海难救援。之后无线电得到长足发展,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无线电多次传递情报,扭转战争局面。如今无线电在卫星,航天,气象,交通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地球是圆的
地球是圆的,在如今这已经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但是,在人类对于地球的认知过程中,又隐藏着许多的未知
…
跨越上千年,回顾古希腊人对于地圆的探索历程,探讨古代中国人是如何看待天空与大地;全新解读中国第一张世界地图,理清环球航行与地圆说的历史关系;实际验证地圆说的经典论据,解答当下人们对地球图片的疑惑。主持人张腾岳和主讲人吴国盛教授,将带领大家重新认识和思考科学史上这个重要的命题。
宇宙中心在哪里
节目以『水逆』这个近年来的网络常用语切入,介绍了水星逆行现象以及古代天文为了解释行星逆行所做的努力。在此基础上,托勒密提出了完善的地心说理论,系统解释了一系列天文现象,成为近千年来的权威理论。16世纪伴随着文艺复兴,哥白尼在在长期观测和艰苦演算的基础上,提出了颠覆性的日心说理论,这就是著名的『哥白尼革命』,拉开了现代科学的序幕。本集节目详细介绍了这场科学革命的前前后后、哥白尼与当时人的激烈争论、与教会的关系等等。也介绍了哥白尼身后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人接续努力,不断探索宇宙奥秘的历史。
开颅术
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大脑的认识也非常有限。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几乎对脑内解剖结构一无所知,人们竟然做了开颅术,如此高难度的外科手术究竟是怎么完成的?第一台真正具有医学意义的开颅手术发生在1879年的英国,人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了手术?患者的命运如何?主持人张腾岳和神经外科专家顾建文一起,将为您梳理开颅术的历史,讲述5000年来,人类是如何探索自身奥秘,挽救生命的。
探秘炼金术
炼金术对很多人来说非常神秘,炼金师们究竟有什么本领?传说他们能完成各种看似不可能的事,让奇迹发生,他们被称为那个年代的萨满,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炼金过程为化学、医学、工业等奠定了科学基础。本期节目将通过神奇的化学实验和对历史细节的挖掘,讲述西方炼金术对化学的影响过程。
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打造的一档全新科学节目《解码科技史》即将上线,节目主要讲述人类科技发展史的故事,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档以科技史为主体内容的科学节目。
《解码科技史》第一季将于2018年1月28日18:50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每周一期,每期50分钟
,首期将播出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讲解的《瓦特与蒸汽机》。 (《科普时报》第一版图片报道)
《科普时报》总编辑尹传红1月26日的相关报道。
- 看看我们历史上三个终结乱世的王朝?其中一个被公认为智障王朝
- 知名比特币策略师:7月将再创历史新高
- 比特币终于迎来了资产的历史难题:继承权
- 把桑叶卖给食客,年入百万很轻松!
- 中国历史:从神话到历史:夏王朝
- 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已经成为了历史。。
- 如今的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真正的陵墓吗? 为何历史上到处都是他的墓
- 历史上最让人动容的出使,十队人经历九死一生抵达长安的仅存7人
- 历史最快三双!约老师的骚操作又来了
- 中国历史总共有多少年? 为何西方说只有3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