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来源:万唯中考

物理大师



只有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只有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集够20个赞今晚做完物理作业”

“集够30个赞今晚做完数学作业”

……



接下来,你便沉浸在朋友圈的评论回复以及不断的互动当中,当你晃过神来,时间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小时。



很多同学总会抱怨自己学习压力太大,尽管自己很努力,但是时间根本不够。那现在,你终于知道你的时间都去哪里了吗?你真的已经很努力了吗?



如果你想改变,为什么不勇敢一点承认?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在很多学霸身上,都能看到非常强的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他们能够为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一以贯之地执行到底。 



然而,大多数学生面临的问题是:计划制定之后要么束之高阁,要么三分钟热度,总之就是执行不下去。



最后的结果是,计划定了也没用。



所以,如何让自己的计划能够真正被执行下去才是所有问题的重点!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 什么样的目标,才是高质量目标?—

一个好的目标一定包括五大要素,即:必要性、可行性、具体性、可拆解、可反馈。



换句话说,制定任何一个目标,都要先自我反思下面几个问题:



1

我的目标,真的是一定要实现的吗?



每次制定目标的时候,都发自内心地问问自己,这个目标非实现不可吗?我想上重点高中,是真的想上,还是说说而已?还是觉得随便一个其他学校也能接受?



首先,衡量大目标是否值得实现,是否能给现在自己带来有意义的收获,即便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代价,也值得自己为此付出努力。



因而,必要性往往会要求目标至少比现状要更好一些,才能激励人向着目标去提升自我。进一步,要思考小目标和大方向之间有没有关系。



比如“把英语成绩提高到140分”这个小目标和“上重点高中”这个大目标就是相关的。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应当选择和大方向关系更密切的小目标。



很多同学,在参加一些活动的时候,往往在经过理性判断并付出一些时间后,就放不下了,于是不断在活动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而且往往用牺牲精神来麻痹自己。



必要性实际上要求制定目标的人,在不同的目标当中做出取舍和选择,衡量实现每个目标需要付出的代价,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集中在最有价值的目标上。



2

我的目标,在努力后有可能实现吗?



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毫无任何意义,反正也实现不了。甚至在进入执行阶段后,就会成为不去努力的托词。



目标不是为了制定而制定的,

一个无法完成的目标没有任何意义。

而一个不重视自己目标的人,也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3

我的目标,是不是只是一种可能性?



好的目标首先要具体到让自己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不要给自己太多的附加选择,因为目标不等于可能性。



一个目标越是具体,越容易围绕这个目标制定出高效的计划,也越容易激发出实现目标的动力和上进心。

在思考目标的过程中进行得越深入、越全面、越具体,本身也是在反思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思考自己内心的渴望和恐惧。



比如“提高英语成绩”作为目标,那提高1分也是提高,提高10分也是提高,这完全不如每天一篇完型阅读来的实际。



一个不够具体的目标缺乏一个清晰的边界。进一步说,在模糊化目标的同时给自己太多的退缩的借口。



4

我的目标,能不被分步去完成?



一个大的目标应当能拆解成几个可衡量的小目标。



比如从“考上重点高中”这个大目标当中,分解出“英语要上140”这个大目标,再往下分解出“提升单词量”、“提高英语听音辨音能力”、“掌握考试中的语法现象”、“减少阅读失分”、“减少完形失分”等一系列更加细化的子目标。



再将每一个子目标变成可衡量的小目标。



比如“提升单词量”就可以往下拆解成“在年底前熟背1600词”和“中考前拓展额外词汇量达到3000词”等一系列可量化的小目标。



5

我的目标,有没有一个客观的进度条?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 执行计划的不同阶段应该怎么做?—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的作者古川武士把培养习惯的过程分为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

要想成功完成一项长期的计划,养成自律,关键就在于如何度过这三大阶段。



即是培养行为习惯的三个关键性阶段(以30天为例):



反抗期:困难重重,很想放弃(第1天~第7天)

不稳定期:容易被环境所影响(第8天~第21天)

倦怠期:提不起劲,感到厌烦(第22天~第30天)



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之后,就可以轻松度过这三个阶段。



反抗期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设定最容易执行的门槛,你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最初的7天了。



2.留下小脚印。

当你按照第一步设定符合自己的“婴儿学步”之后,接下来就是简单记录完成的情况,完成的那天“打钩”,未完成的那天“打叉”。



像这样,把要记录的内容减到最少,就不会觉得麻烦。通过持续记录,可以让你从已执行任务中获得成就感,以及反省偷懒的原因。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不稳定期



第8天到第21天是第二阶段,在这期间我们容易受到影响,因为这个阶段不再是“婴儿学步”,行动难度逐渐增强到我们原本要求的程度。



比如你过去7天每天写一句话,那接下来十几天,要慢慢提高到800字了。



难度增大了,怎么办呢?这个阶段也有三个对策:



1.行为模式化。

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变成固定的模式,即固定时间、地点和做法。行为模式化之后,如果你不在某个时间去做事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2.设定例外规则。

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可能当你有一天学习量特别大,身体又不舒服的时候,就没法写800字了。



因为突发情况中断行动,也会让人产生无力感和自责。因此,设定“例外规则”,当你生病或者加班很晚才回来的时候,允许自己只写一行字或者简单记录一下想法。



这个例外不是放纵自己,而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让计划保持弹性。



3.设定持续开关。

“持续开关”是能激励你继续往下做的小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糖果型开关,能让你产生快感,比如奖励自己某个东西;一类是处罚型开关,让你产生危机感,比如罚自己不能吃最喜欢的食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奖励还是处罚。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倦怠期



第22天到第30天是最后一个阶段,容易让人感到倦怠,因为可能会感受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或者因为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觉得“好烦躁”,“好无聊”。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大师寄语:



没有人是纯粹因为喜欢学习而去学习的。

学霸纯粹是因为热爱学习而去学习的吗?每天加班到凌晨的人是因为喜欢工作而去加班的吗?

显然不是。

因为他们都明白,为了一个值得去实现的目标,现在吃的苦不算什么。为了上到一个更好的平台,为了申请到国外一流的大学,为了拿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为了实现理想的生活,值得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代价。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后台发送“

0

”查看所有初高中视频

大师家族——其他学科

密度——飞往世界之外的房子

光的直线传播——兵临城下

压强——轻盈的坦克

孩子,那个假装努力的人,希望不是你!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

大师家族

其他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