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孩子,你也可以不做一个好人!

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孩子,你也可以不做一个好人!

01



杨宝德,28岁,来自湖北农村。家境贫寒的他不断努力,终于到了西安读书,先本科,后读研,最后申请了硕转博,成为全村儿的骄傲。



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孩子,你也可以不做一个好人!



可是,2017年12月25号,在陕西的灞河里发现了他的尸体。



他自杀了。



自杀原因虽然现在无处得知,但他的女友发长微博称,男朋友的死,他的导师应该负70%的责任。



杨宝德女朋友列举了杨宝德在读博期间的种种遭遇:



很多导师都会让学生做杂活,但杨宝德不同——他是24小时待命,接电话晚了都不行;



早上去停车场接送她去办公室,拎包送水;



中午给她买饭,陪她吃饭(有时候即使杨正在吃也得去);



白天陪她逛超市;



周五晚去她家打扫卫生,给她擦车洗车;



陪她出去应酬,酒桌上被要求给她挡酒,喝醉后还得陪她打麻将。



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孩子,你也可以不做一个好人!



杨宝德在给以前硕士导师的短信中这样写道:



自从转了导师,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基本上老师让我干的所有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我都去干了,这导致我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做无用功,得到的是我自己的事一事无成。



5月份的时候,杨宝德尝试第一次轻生。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徒步走到20多公里外的秦岭山区,几次尝试自杀没有成功。



自杀未遂的他选择继续好好活下来,因为他看到了一点希望。



杨宝德一直想出国留学,但这需要和导师商量。当时导师表示同意帮他联系出国事宜后,他高兴极了。



然而,转折发生在12月22号。那天,导师向杨宝德询问实验结果,他回复说:“老师,我下午去自习室做英语阅读去了,实验结果出来了。”



导师说:“结果出来,应该先给我汇报一下。首先是实验,晚上不做实验了才学习英语,而不是用工作日去做。”



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他知道了,自己这么好“奴役”,导师是不会放他去留学的。



于是,出国受阻成了他再一次自杀的导火索。



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孩子,你也可以不做一个好人!



看到这里,我们发现杨宝德的性格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有求必应,从不说不,逆来顺受,“所有合理不合理的”全都接受。



而正是这些性格上的问题,导致其悲惨的命运。



接送老师、陪老师逛街、给老师洗车,每一次“不”字都到了嘴边,就是说不出口,每一次都知道自己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可就是学不会拒绝。



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们做老好人,可不懂得拒绝别人的老好人是得不到别人尊重的,委屈自己获得的“人情”也是经不起考验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教会孩子“拒绝他人”,“不成为这样子的老好人”。



02



小时候,同学说:“快点,老师要来查作业,你的借我抄抄。”



考试时,同桌说:“你等会把试卷挪一挪,别挡住,让我看俩眼。”



工作后,同事说:“你的工作做完了,就顺便帮我做做,也没多少。”



旅游时,亲戚说:“我列了个清单,你到时候回来帮我买一下。”



老好人就是这样,哪怕心里一直喊着“我不要”,嘴上却还是说着没问题。渐渐地,老好人越来越不会说“不”。



老好人一辈子都在做着“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事情,他们尽自己所能地帮助别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和家人。



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孩子,你也可以不做一个好人!



按理说,大家都应该喜欢这种人,会很感激他,他的人际关系应该很好,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抄作业被老师发现时,同学却反咬一口说是老好人抄的。



作弊后,同桌的成绩考的最好,老好人却整场考试都在心惊胆战,考不好还被同桌嘲讽。



帮同事完成工作后,因为做的成果一般,被同事埋怨。



代购的东西太多,被海关查扣,关税亲戚不肯出,老好人只好自己花钱。



我们的生理有很多这种人。有人帮他99次,却因为一次不帮忙,而被唾弃,被指责没有同情心,不知道帮助他人。



相反,有人99次没帮,而当别人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一次忙,就会获得了别人的尊重和感恩。

 

从孩子懂事开始,我们就教育孩子要“乐于助人”,这其实是正确的,但在教孩子“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不助”



因为,太好说话,不会拒绝的人,会让人觉得你很廉价,你的帮助很普通。相反,做一个有原则的人,会拒绝他人的人,却能让人因你的帮助而心存感激。



03



与他人分享或者帮助他人,都不应该是委屈自己,成全他人。不管是分享还是帮助,前提都应该是能让双方感到快乐。



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孩子,你也可以不做一个好人!



那些超过孩子底线,让孩子感受到委屈的人与事,都应该让孩子学会拒绝,学会说“不”。



而这个底线就是孩子的利益。



如果是举手之劳,可以帮助别人避免风险,应该乐于助人。



如果孩子舍弃的小利益<别人能因此获得大利益,可以乐于助人。



如果孩子舍弃的利益=别人能因此获得的利益差不多,那么随孩子高兴吧。



如果孩子舍弃的利益>别人能获得的利益,那么不要舍己为人!



毕淑敏说: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



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孩子,你也可以不做一个好人!



我们总要求孩子乐于助人,充满爱心,但却从未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乐于助人是因为他真想帮助别人,而不是因为无法承担拒绝别人带来的后果而去帮助他人。



该拒绝时就拒绝,有原则的人才有人爱。告诉孩子:



坚持原则,学会说不,才能吸引到真正爱你、尊敬你的朋友。



喜欢本文的小伙伴,别忘了置顶“全民教育网”哟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孩子,你也可以不做一个好人!


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孩子,你也可以不做一个好人!

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孩子,你也可以不做一个好人!

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孩子,你也可以不做一个好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开始约课,查看更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