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的房子

《多情的房子》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多情的房子


多情的房子多情的房子

文/臧爱华

多情的房子

想我们远古的先人,居一洞穴誓死捍卫;到杜老夫子热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再看今天我新区,在一波波调控趋紧大势下,抢房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抢房者有刚需型、改善型、投资型,无论哪一型,皆可归因于“居者有其屋”所提供的无穷动力。


我一俗人,对房子也不能免俗,尤其对曾经住过的房子更是充满了感情。


多情的房子多情的房子

小红房岁月

多情的房子

 我们的第一“套”住房,是二中小红房中的一间。之所以叫小红房,是因为这排平房都是一色红砖砌墙。这排平房原是学生的宿舍,后来腾出来给小青年们做婚房。先生向学校打了结婚报告,单位就照例分给了他一间。


在分到小红房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小红房”这个词。可是我居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叫做“红房子”的房子。也许,我和小红房就是有缘分吧。


清扫粉刷的工作,扯电线安插座之类的活儿,全是先生自力更生。不给父母添麻烦,原是我们这茬人的天然自觉性。自己解决不了的,朋友伙计们的互助一下也就搞定了。


一间房,就是一个家,要将卧室、客厅、餐厅、厨房的功能一并承担起来。家虽小,完全不妨碍充满烟火气和幸福感,反而有了一种浓缩的感觉。


一套组合橱占了两面墙,包含了衣橱、书橱、书桌、梳妆台、矮柜等,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床和橱之间的空间太小了,要想开橱门,就需要把脚挪到旁边去。茶几配上几个马扎,就是餐厅与客厅的陈设了。当时也有买沙发的,买回家沙发靠墙摞着,能看不能用——没地方放。


冰箱和电视两个大件花了我们七千多。那时候,我们的工资才三四百。一张课桌充当厨柜,煤气罐放桌子底下,煤气灶放在桌面上,油盐酱醋摆在桌前窗台上,油烟机安在窗上方。用这个简易厨房,我第一次主厨,招待了给我贺喜的同事们。感谢我的好同事,还夸我做菜好吃呢——我知道那是在鼓励我啊!


多情的房子


住在小红房的我们俩,每天的日子平静和美。我中午下班回家,先生已经做好了饭等我。晚饭归我做,因为他当班主任下午下班晚。天黑了,他回家来,会从学校水炉打着热水回来。晚餐间或有他的同事小兄弟我的小姊妹来家里吃饭。没有什么好饭吃,但是其乐融融。因着这样的小聚,我们还牵了一次红绳,促成了一段好姻缘。闲暇时候,我们俩会打扑克自娱自乐,也会要好的几家一起乐呵。


小红房的住户,都是同面积同户型的。除了小红房,当时二中还有一排这样的小平房,住着小家庭,这一排住户也是完全一样的面积和布局。因为在乡镇上,家具床品的供货渠道有限,所以,左邻右舍家里的模样也是相仿的。因此,发生了一些趣事。


一对夫妻正坐在床上看电视,另一家的男主人洗好了拖把推门进来了。埋头苦干,一会儿就把巴掌大的空地拖完了。直起腰,抬起头,要歇歇了,才发现床上捂嘴乐的俩人。学雷锋了,一时传为美谈。这样的雷锋不是个案。


小媳妇在床上坐着——干嘛都坐床?没有沙发坐嘛,坐床又软和又暖和嘛——邻居家的老太太领着几个赶集的亲戚进门了,实实落落围着茶几坐下喝水拉大呱,一直到午饭时候。老太太对小媳妇下逐客令:“好做饭了,你还耍?”小媳妇说:“大姨啊,这是我家!”


因为屋里地方小,所以我们都好把脸盆放在屋外。夜里刮大风,早上出去一看,盆子的队伍完全乱了,有的户就找不着自己的盆子了,看到还有无人认领的,就自觉主动领回家用了。


小家庭添了小孩,老人来看孩子。因为屋里只有一张床,实在住不开。学校体恤民情,给老太太们安排了宿舍,四个老太太住一屋。老了,老了,还住起了集体宿舍了。


也有时候,家里有女客住下,男主人就去单职工宿舍蹭住。那时候,不兴来了客人住旅馆。 


多情的房子多情的房子

借住的时光

多情的房子

 小红房住了半年。春暖花开的四月里的一天,先生忽然回来说要搬家。因为小红房这儿要盖楼了,我们住小红房的小家庭要借住到校外去。学校给我们找了三厂家属院的房子,和二中邻墙。一辆大板车走一趟,就完成了乔迁。


这次的住房条件有所改善,住房一间外加厨房一间,我们有两间房子了。只是这里的用水太成问题了,一个院里住七八家,只有一个公共水龙头,水流急的时候有小拇指那么粗,不急时像麦秸秆那么细。我们上班忙,没有时间排队接水。


多亏了我一个学生的爷爷奶奶在街上开水炉,老人家提出来让我去那里提水。拎一只大水桶,先出大院,再过一条街,再走一小段路,就到了水炉了。我们在这里住到了年底将要放寒假时。从七月份到再搬家,因为先生去胶南学习工作了,打水的活儿基本都是我干,女汉子就是这样慢慢成长起来的。


多情的房子


这段时间,正是我怀着儿子的时候。因为他不在家,我就成了很多人的照顾对象。我们俩的好朋友好伙计,给了我很多关爱和陪伴。夏天里,我的好朋友小薛他们,晚上来我家玩,为了多陪伴我一会儿,回家时,二中的大门都关了。小薛也是挺着快生了的孕肚,翻的墙。


冬天里,小薛的孩子还很小,她叫我去她家吃饭。我记得是吴老师擀饺子皮,我包饺子。吴老师弄的饺子皮七大八小、形状率性,但是饺子馅调得是真好吃。我的好朋友小苏,像个姐姐一样照顾孕吐严重的我。还有一些好朋友,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就站在我们身旁。这些人都是我们一辈子的朋友。 


多情的房子多情的房子

住上福利房

多情的房子

1997年底将要放寒假时,一天下午下班回家,先生又说要搬家。我才知道他刚刚去学校(二中,当时,他的组织关系还在二中)抓阄回来。我们参与了积分,幸运地有资格参与分房,又幸运地抓到了房子。将近一万六千元的房款,都是借的娘家的。


二中三号家属楼,在那里有了我们真正的自己的房子。儿子真是个小福孩儿,一出生就住上了有暖气的大楼房。在这个房子里,他住到了三岁半。保姆丁大姨陪伴照顾了我们娘俩三年。后来,虽然不常见面,丁大姨也成了我们的亲人。她老人家现在住在泊里邱家庄的原小学校院里。


因为先生只有周末才回家,儿子很小的时候和他爸爸不熟。有一次,先生去理了个发回来,儿子就不认识他了,他把儿子吓哭了。


后来,儿子就会数星期几了。每到星期五傍黑天,这个小娃娃就会问我:“妈妈,爸爸怎么还没回来?”这个小小的孩子,周一到周四,他一声也不言语,周五才会打探他爸爸归家的消息。


二中操场上有个高高的大秋千,我经常带儿子荡秋千。母子同乐,心都随着秋千飞起来了。


我们一起在校园里溜达。儿子最喜欢我们一人牵他一只手,他就收起两只小脚打提溜,乐此不疲。


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我和儿子一起看的。日本队出场了。我说来了小日本了。我家的小伙子有些激动,大声说:“叫小日本回去!叫小日本回去!”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那是夜里了,我把小家伙从睡梦里叫醒,告诉他我们赢了。这小孩儿高兴地在我怀抱里把他的小身子一个劲儿地扭啊扭。


儿子还有一次在我怀里扭得欢,那是他很小的时候,看见下大雨了,雨水哗哗地倾倒下来,在我们的开放阳台的矮墙上打起无数的大泡泡。


多情的房子


说起开放的阳台,不能不说说那两次男子汉的英雄壮举。


我家儿子从小就是下地必须穿鞋子,否则不下地。有一次,小家伙儿进了卧室,插上了门,脱了鞋,上了床。他那时还不会自己穿鞋。看到爸妈进不去屋,他自己又开不了门,就哭了。先生就从开放的阳台翻墙进了那间卧室。阳台连着的是另一个卧室。我家住四楼,从阳台往下看,我都眼晕。


另一次涉险的是我的陈同学。晚上出去乘凉,我和丁姨都忘了带钥匙。正在犯愁呢,我的初中同学陈旭说他帮我们开门。他从我家对门的阳台翻到我家阳台,帮我们开了门。这是多么危险的助人啊!多么仗义的亲同学!


那年中秋节,我从娘家接了儿子,要去他奶奶家过节。这个小娃娃,非要先上楼去看看自己的家。他也有自己家的概念呢。


多年以后,问儿子对二中的记忆,他就想着有家里的隔断和校园里的喷泉了。 


多情的房子多情的房子

成长在一期房

多情的房子

1999年,胶南的经济适用房,也就是一期房,轰轰烈烈地拔地而起。我们符合购房条件,可是自己手里没有一分钱。先生说,没有钱也得买房子,总不能让你们娘俩去了胶南住大路。咬咬牙,买。


2001年秋,搬进一期房,儿子兴奋地问我,以后我们一家人就每天在一起了吗?我告诉他,是。在一起,是这个小小孩儿心里的盼望。让他问得我鼻子一阵酸。


一期房,开启了儿子有记忆的童年。他的幼儿园时期的好朋友,一直都是他的好朋友,二十岁的小伙子们仍旧是亲密无间的好兄弟。这些好孩子,都是那么厚道宽容的性子,从来没见他们吵过架。


儿子四年级时,先生又因为工作,不能天天回家了。儿子受托照顾我。有一天晚上,也许是幻听吧,我听到我家门开了又关上的声音。查看了一圈,并没有人。吓坏了我了,要睡觉了,我还是惴惴难安。儿子说:“妈妈,你先睡吧,我再把这些橱检查一遍。”有个儿子,真好!


不记得从何时起,我成了儿子操心的对象:过马路要帮我看红绿灯;出去旅游要看着我别掉队;荡个秋千要看看我的鞋子会不会擦着地面;吃个饭也要看看他妈妈是不是能吃饱;他晚上学习到很晚,他会嘱咐我早睡,因为他妈妈明天还得早起……


多情的房子


这孩子,非常自律,学习、思想、交友等等的事,从来都不用我操心。反而,他就像我的朋友、哥们儿,他爸爸不在家,他就是我的伙伴,我喜欢偶尔装萌给他看看,他就像个大人似的看着这个长不大的妈妈出洋相,他就抿着嘴含蓄地笑。看着儿子笑,我的心里就充满阳光。


到儿子上高中了,先生工作单位又有变动,又能天天回家了,父子俩得以三年亲昵相伴。


我家客厅的门框上,高高低低划了许多杠杠,那是他爹记录的儿子的身高。


而今,小伙子在外求学,房子里就少了很多欢笑。不过,我们必须把日子过得好好的,就像我们希望儿子在外一切都好一样。

 

多情的房子

 

与房子有关的往事还历历在目。关于房子的感慨也有一些:


房子是有温度的,因为感染了人与人的温情。


在组织,是幸福的。因为有组织罩着,我们没有经历过租房的烦恼。


有朋友,不孤单。此生朋友可能不多,但有幸拥有一些真朋友。


年轻的时候,苦一点难一点,不算什么。回忆那些苦和难,心底里反而泛起了甜味儿和自豪。


我本人一直都是家里的常住人口,先生不在家的时候太多,儿子高考了去了外地求学。我窃以为我是最爱我家房子的人,我家的房子是属于我们一家人的,但首先是属于我的。嘿嘿,完全是窃以为,不可细究。


小燕衔泥一样,筑起一个家,弥足珍惜。家是温暖的窝窝,不管是金窝窝银窝窝,还是狗窝窝,总归是要有一个自己的窝窝。于是,心下踏实安稳了,岁月静好了。


多情的房子


多情的房子

臧爱华,黄岛区第六中学教师。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喜欢读书,喜欢用心体味平常日子里的美好与情意,常常被感动。

多情的房子


多情的房子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裴    珊

复审:裴    珊

发布:刘培蕊


长按二维码关注多情的房子

多情的房子



多情的房子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