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老照片背后的云南人年货故事
一说到过年
人们心中就有了暖暖的盼头
每逢这时,总会想起些什么
也许是去年此时与家人外出旅游的欢声笑语
也许是给爸爸买过的那件他最喜欢的毛衣
又或者是结婚后第一次去对方家里过年的局促与小心
还有妈妈翻出来你小时候过年拍的
那些压箱底的老照片
如今
大年夜
朋友圈里都是家人团聚吃喝玩乐的照片
而三四十年前
过年拍张全家福留念
却是一件颇有仪式感的事情
这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都有无可复制的过年情怀
3斤小麦做馒头,留给自家吃的只剩3个
1961
李爱军(左)和妹妹。(2015年,摄于昆明)
“一年到头,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过年,而大人们最发愁的也是过年。”李爱军说。
1961年,22岁的李爱军已经成家并且有了两个孩子,大儿子2岁,小女儿才半岁。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一家四口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中国大部分农村都难以解决温饱,李爱军家一日三餐几乎都是红薯、玉米粥就着咸菜,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勉强吃上白面馒头。为了让孩子们在过年时吃上肉,做一件过年的新衣服,李爱军要连吃几个月的玉米面窝头才能过好这个年。
1961年春节,李爱军所在的生产队给她配发了3斤小麦。“3斤小麦只够做6、7个大馒头,还要留出几个送亲戚,自家过年就只剩下3个馒头,”李爱军回忆道,“全家人过年就是拿馒头蘸着猪油吃,生产队分的一点点猪肉我舍不得吃,都省给孩子了。”
在李爱军的记忆里,过了腊月,生产队就会杀年猪,生产队的队员还有孩子们都会去围观,杀猪的场景可以用盛景来形容。杀了猪之后,生产队就按照每家劳动人口分猪肉,孩子们就开始掰着手指头期盼过年。
那个年代的年味儿,对于李爱军来说,就是猪油和馒头的味道。那时候是计划经济,物资都是有限供应,过年的物资要凭票才能买到。除夕当天,街道上的商店门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买过年供应的糕点香烟要排队,买肉要排队,买块豆腐也要排队……相机是什么东西根本没见过,更别提拍张全家福了。
如今,李爱军已是儿孙满堂,吃喝再也不愁。但是,每到过年,无论桌上的菜肴再丰盛,她都会让儿女买一些馒头,会给孙子们讲讲“老黄历”。
外公去世前终于拍了“全家福”
1979
图为小渔家的“全家福”,前排外婆怀中的就是小渔(1979年春节,摄于云南大理老家)
小渔的母亲是大理祥云人,出生在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吃喝不愁,还雇着佣人。外公总共有8个子女,小渔的妈妈排行第七。
外公是个读书人,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他同时也喜欢军人,认为男孩子就应该穿军装上战场。所以,小渔的舅舅和姨妈们不是当兵就是上学,就连小渔的父亲也是上过大学当过兵的,完全符合外公心目中最佳女婿的标准。
子女们长大成家后都去了外地工作,一年到头难得回趟老家,这渐渐成为小渔外公和外婆的一桩心愿,他们最盼望的,就是全家老小聚在祖屋中,团团圆圆过个年。1979年春节,外公外婆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当时,小渔的外公已经87岁高龄,身体状况很差,出门走几步路都很困难。于是,小渔的大舅就通知在各地的弟弟妹妹们,这个春节必须回家陪父母过年,把能带的小孩都带上。大舅心里明白,这可能是他们陪父亲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图为小渔外公
遗憾的是,小渔的父亲因为当时所在的部队有紧急任务,没能陪同妻儿回祥云。
妈妈独自带着小渔回到老家,那时候还没有高速路,从昆明到祥云要坐一天一夜的长途班车,中途还要找旅店过夜。小渔的妈妈一边担心丈夫的安危,一边又惦记着家中生病的父亲,焦虑得几乎吃不下睡不着。当时小渔未满2岁,对生命中的第一次旅程全无记忆,是母亲后来告诉她的。
那一年的年夜饭吃了什么,做了些什么,小渔也没有印象。多年后,妈妈跟小渔讲述了这张照片的来历。据她回忆,由于全家难得齐聚,有人就提议拍张全家福,但因为外公无法出门,就从城里当时唯一的照相馆请了师傅来家里拍。“外公在老家有很高的声望,街坊四邻都非常敬重他,照相师傅听说是给我家拍照,二话不说就来了。”小渔说。
拍照的时候,大家都很担心老人的病情,一想到这或许是他生前最后的留影,心里就特别难过,所以谁都没有冲镜头露出笑容,倒是外公脸上带着微笑。拍完这张照片之后不到20天,小渔的外公就去世了。
“稀奇”年货背后 藏着父亲深沉的爱
1989
张小雪的父亲。(1995年摄于玉溪江川老家,图上可见文中提到的两台“稀奇”年货)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最开心的事情,往往与过年有关:吃好吃的、点灯放炮、穿新衣戴新帽,兴奋而快乐。提及过年,“80后”市民张小雪记忆的阀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对她来说,最难忘的春节是1989年,因为就在那年春节前夕,她家迎来了一个“稀罕物”。
张小雪不是昆明本地人,她出生在玉溪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那个时候在我们那里彩色电视还不常见,听说我家买了个21寸的‘大’彩电后,全村人都跑来围观。”张小雪回忆说,本来买彩电的前一天,她父亲已经订购了一台“熊猫”牌黑白电视,可当父亲的朋友把“熊猫”搬到她家后,她和姐姐却万般挑剔,吵着要父亲换成彩色的。
“经过一夜的思索,父亲第二天就去了县城,回来时就把这台价值3600元的‘牡丹’牌彩电带回了家。要知道,那时候我父亲只是一家乡镇企业的采购员,一个月的工资也就90块钱,这台电视相当于他三年多的工资啊!”说到这里,张小雪面露愧色,非常懊恼当年不懂事的行为。
虽然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极大改善,但能把彩色电视纳入年货清单的,可以说还是很“土豪”了。“自从我家买了彩电,小伙伴就特别喜欢来我家玩。我记得那些年每到春节,电视台最爱播港台的武侠片,我和小伙伴一边吃糖果一边追剧,别提多美了!”这些片断也成为张小雪最难忘的童年记忆。
张小雪说,在80年代,当时的普通老百姓不分大人小孩对春节的期盼就是添新衣,似乎只有穿上新衣才有年味。“我母亲年轻时候是十里八乡非常出名的裁缝,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有很多村里人找她缝制新衣,不过她就算再忙,都不会忘了给我们姐妹仨扯上几尺上好布料做一身漂亮的新衣裳。”张小雪说,“直到现在,我们姐妹仨在大年初一都会穿新衣裳,不然就感觉不像过年。”
在她的记忆中,每逢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舂糍粑、做豆腐、酿白酒、腌腊肉……准备各种过年吃的食物,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年味。“小时候都盼着过年,又好吃又好玩,可现在很难感受到那种浓烈的年味儿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吃穿不愁了,最“潮”的年货变成了电器,张小雪的父亲每逢春节,总会置办几件像样的年货。“93年春节的时候,父亲花4500元购入了一台‘爱华’音响,我和姐姐经常听着音乐做作业。因为这台音响,我也爱上了音乐,一直到现在,都还保留着听着音乐入睡的习惯。”据她回忆,“爱华”音响在90年代初曾多次荣登畅销音响榜首。
21世纪,张小雪父亲的私营企业越做越大,他们家也举家迁往县城,住上了大房子买入了很多更高档的家电。但直到今日,那台带给她很多回忆的“牡丹”牌彩电,那台充实了她整个中学生涯的“爱华”牌音响,依旧完好地存放在老家的柜子里。因为在张小雪和她姐姐的心里,这些“老古董”的背后,藏着父亲对她们深沉的爱。
用上了智能电视,但还是难忘“老山茶”
1992
张娟在自家第一台彩电前留影。(2015年,摄于家中)
和所有小孩子一样,张娟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年。1992年春节前夕,张娟家里添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她对此印象极为深刻,因为从那一年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不再是黑白色了。
张娟记得,家里最早的一台电视机是凯歌牌14寸的黑白电视,她每天做完作业就守在电视机前,为数不多的节目是她童年最好的陪伴。到了1992年春节前,张娟的父亲决定买台彩电,这可把张娟高兴坏了,她天天吵着要去买电视,父亲被她缠得没办法,于是找了个周末,一家三口就去逛街买电视。“那时候,在云南最有名的就是山茶牌彩色电视机,我家买的就是20寸的山茶,花了2900元。”
买了新彩电的那年春晚,张娟看到了她最喜欢的小虎队登台唱歌。“我印象特别深,那年小虎队和忧欢派对组合一起演唱了《新年快乐》,那时候我可迷小虎队了!”张娟回忆,第一次在彩电里看到偶像,开心极了,那首歌她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现在,张娟家的电视机早已换成50多寸可以玩3D游戏、可以看电影的智能电视,然而,却无法取代当年那台山茶彩电曾经带给张娟的欢乐和满足感。“现在物质丰富了,可选择的东西多了,快乐反而减少了,也许我们更需要当初那颗简单的初心,一份小小的年货也能带来满满的幸福和快乐。”
遗憾的是,买电视那年家里没有相机,张娟没能和那台山茶彩电合影,但她一直保留着这件“古董”,那是她童年最美好的一份记忆。
春晚不过瘾,我家自己演
2000
吴燕一家欢度春节。(2000年春节,摄于昆明家中)
千禧年的春节,吴燕一家极为难得地在昆明团聚,在她的记忆中,这是历年春节家人聚得最齐的一次。“三代人聚在一起,最大的60出头,最小的才1岁多,老老少少全家加起来有40人左右。”吴燕现在回忆起来仍然感慨万分。
这个大家族是吴燕的母亲家,照片上的全是她母亲家这边的亲戚。据吴燕回忆,那年春节,娘家的亲戚们不约而同从全国各地回到昆明,“家里人在外地工作的比较多,有的在四川,有的在广东,还有在国外的,那年全都回来了,年夜饭都摆了三大桌。”
吴燕的一个表姐那时已经成家且刚买了新房子,房子又大又宽敞,所以那年除夕全家人就在这位表姐家过年。
放了鞭炮,吃了年夜饭,接下来就该看央视的春晚节目了。但是,吴燕家没有看电视,她们看“真人秀”——自家人演的春晚。因为全家难得团聚,有亲戚就出了个主意:以家庭为单位,每家出个节目,唱歌、跳舞、演小品、说相声都行,只要能体现家庭和睦,体现过去这一年各自的家庭生活就行。
吴燕60岁的姨妈(左一)率领儿女跳舞(2000年春节摄于昆明)
这个主意得到了亲戚们的积极响应,大家以客厅为舞台,认真演了起来。60岁的姨妈有跳舞功底,于是当仁不让舞了一段,女儿和儿子在旁边为她伴舞;轮到下一家,表哥表嫂即兴演了小品“鬼子进村”,侄子的玩具枪派上了用场;还有表弟们演的相声,表姐们拿酒瓶当麦克风合唱的“常回家看看”……
吴燕的哥嫂在表演小品(2000年摄于昆明)
“除夕那天晚上,我们一直闹到凌晨,笑声就没停过,眼泪都笑出来了,”吴燕说,“那是我迄今过的最欢乐的一个春节。”
吴燕的表哥们在表演跳舞(2000年春节摄于昆明)
如今,吴燕的孩子已经上小学,她说,现在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家人们过年都爱出去旅游,脚步越走越远,但过年的气氛却越来越淡了。
墨尔本的春节,想念七大姑八大姨的唠叨
2017
熊洁和留学生共度春节,右起第三为熊洁(2017年春节,摄于墨尔本)
2017年的春节,是熊洁离家开启澳洲留学生涯的第一个春节。
熊洁告诉记者,她对这个春节印象特别深刻,因为那天大年三十正好是周五,她和同校的中国学生向学校申请一天假,加上周末一共3天,大家打算去墨尔本的唐人街过年。
熊洁回忆说:“我们找了学校专门管留学生的老师商量,但老师希望我们中国人能在学校里搞一个活动,做中餐,然后邀请外国同学一起来参加。”让熊洁和其他中国留学生不解的是,老师让他们把春节当成圣诞节一样过,甚至还误解这些中国学生是以春节为借口逃课。经过多次沟通,老师才明白了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也终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大年三十这天,熊洁拿起手机,看到好多国内亲友发来的祝福,大家都在热热闹闹地过年,只有她孤身在国外,这时候,她开始想家了。吃年夜饭时,家里人发来视频通话,看到家人聚在一起的那一刻,熊洁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眼泪止不住往外流。
在国内的时候,熊洁对仪式感强的日子特别抵触,觉得春节带给她的折腾远大于快乐。但是出国留学之后,却常常怀念家里人欢聚一堂的场景,哪怕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唠叨,也让她极为想念。
前排右二为熊洁(2017年春节摄于墨尔本)
2017年大年三十晚上,熊洁和留学生们围在电视机前,认认真真地看完了春晚,当最后响起“难忘今宵”的时候,大家竟然情不自禁地都跟着唱了起来。
这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充满了无可复制的过年情怀
你家是怎样过年的?
你家的老照片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过年故事?
专题策划:云南信息报记者 张雪荣
专题采写:云南信息报记者 褚昆雅 张雪荣 闵杉 刘林秋
- 香港富豪背后的大佬,他用千元就赚到百亿,澳门赌王都曾帮他打工
- 王者荣耀:英雄倒下后的几个尴尬小秘密,哪吒的风火轮是木头轮?
- 这才是真实晚清老照片,别再被清宫戏忽悠了
- 从警26年 接警员“张姐”发朋友圈感叹“最后的值班日常”
- 节后找工作哪家强?想月薪过万找招行!
- 十二星座喜欢把委屈藏在心里的星座
- 为什么你词汇量都上万了,还是读不懂原版书?背后的原因是....
- 你现在的年薪,只是你三年后的月薪
- 太阳汗妃是如何从俘虏称为成吉思汗皇后的
- 珍藏在美国的老照片:看看中国人是如何过大年初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