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革命”再升级新技术正待择优(图)
《“公厕革命”再升级新技术正待择优(图)》是由傻大方资讯为您编辑整理的,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正文开始:
北京西站的第三卫生间干净整洁,还有母婴设施。杨亦静/摄
北京西站地下一层公厕改造后,洗手池产生的废水用于小便槽的冲洗水,达到节水和除味的效果。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供图
冬腊月深夜,套上秋裤、裹上棉袄飞奔到“茅坑”;三伏天的午间,叼着烟、拿着报纸溜达去“蹲坑”……作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厕关乎着最基础的民生。为改善如厕环境,北京市曾开展过四次“公厕革命”,这对提升公厕服务品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今,第五次公厕革命开始,北京晨报记者从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了解到,技术革命是新公厕革命的一个关键点,市内的公共厕所将迎来更多技术革新。
公厕的过去和未来
四十年来公厕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北京市的公厕不足千座,且均为没有水冲的旱厕。家住西城区什刹海地区的市民何女士回忆,小时候的公厕被称为“茅房”,便位叫“茅坑儿”,“就是在地上掏个洞,上面放个木板”,茅房里夏天臭气熏天、苍蝇横飞,冬天则四面透风、到处结冰,而茅坑内“难以言喻”的东西,需要掏粪工人隔三差五来舀走,否则公厕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这是北京城内公厕的普遍情况。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北京对外交往日益增多,北京的重点大街、名胜景点和繁华街区是北京的“脸面”,这些地区的公厕改造被提上日程。据了解,当年的公厕改造主要对象为上述“门面公厕”,改造后北京第一次出现了“有档次”的公厕。然而,大部分街巷胡同中的公共厕所依然是老旧的“自由落体式”茅坑,也缺少遮挡物,虽然乐观的老北京人把公厕看做一个社交场所,在里面“侃大山”增进感情,但糟糕的环境依然存在着许多安全卫生隐患。1984年,北京市区开始对公厕进行分类改造和建设,逐步实现了公厕类别标准化。
1997年,北京市大规模的街坊胡同厕所改造开始,到1999年的三年间,以每年改造1000座街坊厕所的速度,迅速将3000座主城区的街坊厕所从四类厕所变为三类,从空间到设施,从采光到通风都有了相应的提高。
进入新世纪后,北京的公厕改造工作每年都在推进,至2004年,市内二类以上公厕已增加至1200多座,城区主要道路上的公厕全部为二类以上。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立润介绍说,公共厕所的类别标准中,三类公共厕所需满足大便器、小便器等16项指标,二类公厕在三类的基础上,还要设置管理间、工具间、供暖、无障碍设施、除臭设施等,而一类厕所的指标要求更多,在二类的基础上,还需要设置第三卫生间、空调、烘手器等设施。
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新一轮公厕改造于2005年启动,四环内的3505座公厕在2007年全部升级改造完成,同时还新建500座公厕,厕所内部空间环境明显改善。
截至2016年,北京市经过多年的公厕改建和新建,全市共有公厕12780座,其中城区公厕4559座。在公厕的提升改造中,科研所为市内大大小小700多座公厕提供了设计改造方案,改善了如厕体验。
将评估新技术找出改造最优方案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改善如厕环境,北京市曾开展过四次“公厕革命”,这对提升公厕服务品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本市今年计划对500座公厕实施公厕品质提升,预计年底全市将完成1000座,超额完成任务。此外,将把公厕建设成集科技、基本公共服务、景观建设为一体的新智能公共空间,各区从今年起一直到2020年,每年要打造5到10座精品公厕。
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近些年承担了北京市80%以上的公厕设计任务,并编制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公共厕所建设规范》《公共厕所设计导则》《北京市农村公厕建设基本要求》等相关行业和地方标准。对于下一步的公厕革命,科研所副所长齐志强认为,技术革命是一个关键点,“比如我们现阶段要通过技术解决脏臭的问题,还要考虑环保、节约的问题。”近两年,市内的公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步清洁及时,但异味的问题仍然存在。齐志强告诉记者,许多高档的“星级”卫生间环境好,但同时造价成本高,现阶段无法运用于全市的上万间公厕中。为找到可以广泛应用的更好技术,科研所的团队联系走访了不少拥有新技术的企业。
飞机和高铁上的厕所一般使用真空排导技术,齐志强认为,这一技术既可以节水,又有利于吸味,是厕所升级改造的一个方向,“普通厕所冲水,一次需要使用8到10升的水,现在应用较多的节水马桶,一次也需要5到8升,而这个真空排导技术,只需要0.5升的水,非常节约,抽吸后的粪便还特别适用于发酵造肥,一举两得。”
作为给市城管委做技术支持的科研所,在从技术角度做过调研后,还需通过反复的试验了解技术的可行性,但在全国尚未存在可以验证技术的实验室。“明年科研所将建造一间实验室,专门对新技术进行验证”。齐志强说,希望通过实践,找出最优方案,让这一次的厕所革命更上一层楼。
改造公厕的那些人
每天16个小时 搬着小马扎公厕门口调研
北京西站建成于1996年,彼时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道客运站之一。作为我国重要的人口集散地和交通枢纽,西站的日均客流量达18万至20万人,高峰期间日客流量可达40万至60万人,吞吐量巨大。
西站建成20载,迎来送往全国各地不计其数的旅客。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设施老旧情况严重,其中就包括北广场的东西两公厕以及地下的七座公厕。
这9座公厕在20年中没有进行过改造,还是最初的样貌,随着北京的发展和国民需求的转变,它们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许多旅客反映公厕存在排队时间长、异味很大、行李空间小等问题。
作为公益环卫科研事业单位,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研究所接下了西站地区公厕设计改造的任务,工程师们于去年三月来到北京西站,希望通过合理的公厕设计改造,为旅客提供更好的如厕环境。
环卫科研所的工程师许春丽回忆,初到西站地区考察公厕时,刚从地铁口出站,远远就有一股味道,走近公厕就能看到“长蛇”盘踞在女厕门口。初步观察了解后,许春丽与同事确认西站的公厕存在不少问题,遂决定将西站的公厕升级作为一个课题,通过科学的田野调查法,将9座公厕的情况彻底摸清并制成研究报告,为西站制定最合理的改造方案,调查报告还可以给未来的公厕改造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2016年4月,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的西站公厕设计研究方案有了雏形,许春丽和所内工程设计研究室的十余位工程师共同着手到西站地区开展实地调查工作。
清晨,在第一班地铁还没有到达西站时,许春丽和同事们都已在公厕前就位,6点准时开始调研。“我们一般是同一个厕所的男女厕前各设置一个人,一边用计数器统计如厕人数,一边抽着测算某个人的如厕时间。”许春丽说,通过工程师在公厕门口的细致统计,可以得到人流数量、人流分布等情况的数据,便于为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我们都知道女厕所排队人多,但不知道究竟有多少,需要设置多少便位才能有效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我们也需要知道这里的9个公厕中,哪个利用率高,哪个低。”
这些细致的统计工作完全靠工程师们一个个清点和记录,因此一刻也不能怠慢。从早6点到晚10点,工程师们每天需要统计16个小时的人流量和如厕人群,为使数据不出现人为差错,工程师每五分钟把数据记录在案一次。
那些日子,每天都能看到有人搬着小马扎坐在西站公厕前的空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厕所大门,一下下按着计数器,每天要按下几千下。“有时候忙不过来,我就一个人盯俩门,左右手各拿一个计数器,分别按。”工程师贺洁说,原本以为自己做不到这种“分心”,但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准确记下上百人。
工程师的另一个工作,是记录大多数如厕人员的需求,以便在改造时迅速找准痛点加以解决。因此,时不时会选择如厕旅客一一掐表计时,那些“穿灰色上衣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拉着28寸白色行李箱的年轻女子”以及“抱着婴儿的着红色上衣女子”等,都会被工程师以读秒的方式记下如厕时间。
许春丽注意到,不少旅客排队如厕时,会格外注意自己的行李,为找空位安置行李,也耽误不少时间,“好不容易排到了,没有同行的人,行李又拿不进厕位中,再反复找地方安置,无形之中延长如厕时间,增加排队时长。”此外,西站未设置第三卫生间,也让不少上了岁数的旅客为难,“第三卫生间主要是为行动不便者提供服务的,比如残疾人、老人、小孩子,需要别人尤其是异性帮助如厕时,就会发挥作用。”
每天16小时的考察中,有的工程师没时间吃饭,就在厕所门口囫囵吞枣地吃个面包,又继续开始工作。而只顾观察别人如厕情况,自己却顾不上去厕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 张本智和野心升级:世界杯夺冠 还要拿下国乒一号
- 炒房客的末日?2018石家庄限购继续升级!是好事?还是……
- 【好消息】护照又升级!从广州出发去这65个国家旅游可以免签证、
- 【深网】互联网巨头较量升级 红包大战升级2.0时代
- 魔兽世界春节蓝贴:暴雪爸爸打击大号带小号升级行为,鼓励打随机
- 《王者荣耀》s10赛季更新爆料王者峡谷升级揭秘 最新爆料一览
- 国外网友PC被强制升级到Win10 起诉微软,索赔6亿美元
- 给DNF练小号的各位排排雷,聊聊容易死在升级路上的职业
- 影票9元起 | 小招喵携手《唐探2》好礼升级,写影评赢影票兑换券
- 欧元\/美元最新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