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有毒!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各个击破
//特别声明:《谣言有毒!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各个击破》转载于网络,并不代表傻大方资讯网的立场。 傻大方摘要开始:近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转】央视及各大卫视曝光17种巨毒食品名单》的文章,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截至目前,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共发布70余条权威辟谣信息,发布及转发相关食品科普信息累计...---傻大方摘要结束
详细内容>>>
近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转】央视及各大卫视曝光17种巨毒食品名单》的文章,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经查证,文章中罗列的食品安全信息,实为恶意篡改编造或是对旧闻翻炒的谣言,该谣言危言耸听,以PS、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方式制造谣言,恶意传播已造成部分公众恐慌。
造谣制作者通过精心的编撰、剪辑,在网络上散布谣言,给公众造成了极大误导。新华网摘取部分谣言第一时间辟谣,以正视听。
1、【谣言】兰州拉面不能吃?所有兰州拉面馆都在使用拉面剂,拉面剂主要成份是蓬灰,这种化学物质含有大量致癌物质--砷。现在所有的兰州拉面都用这种制剂来使得面粉更有弹性。如果将蓬灰放入纸杯会出现氧化,而把拉面剂溶液倒在光滑地板上会出现更恐怖的腐蚀现象。
【辟谣】此谣言在2013年就出现过。当时媒体已辟谣,兰州牛肉面传统工艺讲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其中,灰就指蓬灰,加入后可使拉出来的面条爽滑透黄、筋道有劲。后来,该工艺被拉面剂替代,就是对蓬灰提纯,摒除有害物质。目前兰州市场使用的是由兰大、交大以及相关企业研制的拉面剂,已通过相关安全认证。
2、【谣言】砂锅粥也“加料”,会致癌?网传砂锅粥有三大黑幕:1加合成香精;2加红虾粉;3加死虾蟹。几乎每家必加香料,香兰素和乙基麦芽酚如食用过量,肝肾会受损害,严重会致癌!
【辟谣】据了解,为了改善粥类食品的口感或让其保持较好的粘稠状态,食品生产经营者通常会在粥类食品中使用增稠剂。增稠剂是一种安全性比较高的食品添加剂,常用的有黄原胶、食用碱、磷酸盐等。专家认为,只要按规定使用是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但使用时应遵循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使用量的原则。
辟谣链接:粥铺稠米粥都是“增稠粥”?调查:无需添加增稠剂
3、【谣言】 曝光!猪肉里掺老鼠肉
【辟谣】文章中出现的肉盆里,说是餐饮饭店用老鼠肉,其实是网友将个人家中打回的野味误认作是饭店用老鼠肉做菜。
4、【谣言】蛋黄派和榴莲酥是垃圾食品中的垃圾食品
【辟谣】在日常生活中反式脂肪酸要一丁点不吃几乎做不到,因为牛羊制品和奶制品里就有。2013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吃的反式脂肪是0.39克,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为0.16%,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值(小于1%)。所以只要控制好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不需要过于焦虑。
辟谣链接:反式脂肪酸风险被夸大?专家:风险可控 应科学看待
5、【谣言】不要再喝统一的奶茶或其它含乳饮料了(统一奶茶、阿萨姆奶茶、伯爵奶茶、雅哈咖啡),其所谓的奶成分是植脂末,含乳量很低,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
【辟谣】统一阿萨姆奶茶的配料表里确实标明含有氢化植物油,但是配料表里也标明含有脱脂奶粉,不存在欺骗消费者产品中含乳却用其他食品添加剂冒充奶粉的情况。而对于氢化植物油与植脂末的担忧其实在于它们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对此新华网进行过专题辟谣,专家表示,我国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低,消费者无需谈“酸”色变。
辟谣链接:2017反式脂肪酸新闻发布会
6、【谣言】网传“蛇果上一刮全部都是蜡,用打火机一烧还能点着!
【辟谣】在我国,水果表面是允许做打蜡保鲜处理的,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可以将吗啉脂肪酸盐(又名果蜡)、巴西棕榈蜡等作为被膜剂用于新鲜水果表面。果蜡,是一种壳聚糖物质,多从螃蟹、贝壳等甲壳类动物中提取而来,这种物质长期食用对身体无害,其作用主要是用来保鲜的,防止苹果在长途运输、长时间储存中腐烂变质。如果担忧健康问题,可削皮食用苹果,不愿意削皮,可用适宜温度的热水冲洗即可去除。
7、【谣言】每日喝可乐=慢性自杀。网传经常喝可乐会造成身体血钾过低,表现出身体神经虚弱、便秘直至瘫痪等一些症状。每天饮用2到10升可乐的人会出现血钾过低症状,进而导致肌肉疾病、心跳失常、瘫痪等一系列疾病。
【辟谣】每天喝2到10升可乐?请问有多少人能做到每日饮用这么“海量”的可乐?而且,流言严重夸大了可乐对人体的作用,可乐属于高糖分饮料,大量饮用确实对高血糖、高血脂等特定人群有危害,但并非会变成“慢性自杀”的主凶。
8、【谣言】吃过的乳鸽可能是老鼠。一组《看无良商家如何把老鼠变成乳鸽》的图片和视频在微博上疯传。众多网友对此表示震惊、恶心,“以后都不敢乱吃乳鸽了”。即使少数对视频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的网友也表示,“心理有阴影”。
【辟谣】通过当地记者调查发现,这组照片的老鼠本来就是可食用的,图片上的菜是“椒盐辣鼠”,用的是人工养殖、专供食用的竹鼠,而不是谣言所说的过街老鼠。芒洞老鼠,学名竹鼠,又称竹馏、芒狸、竹狸、竹根鼠、冬毛老鼠等,属哺乳纲啮齿类竹鼠科竹鼠属。它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毛皮绒厚柔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9、【谣言】你见过这样的鸡蛋吗?蛋清、蛋黄和蛋壳全部是用化学原料制成,没有一点天然的成分!近日,郑州的夜市小吃摊上就有人在买这种“纯人工鸡蛋”。一位经营食品添加剂的王先生发现了这种鸡蛋,并且向摊主套来制作方法,回家一试,居然还真的能做成以假乱真的“纯人工鸡蛋”。
【辟谣】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官方微博@江宁公安在线称,该视频是一种玩具鸡蛋的制作过程。大家不必担心。媒体记者发现,在网上的确可以搜出这种玩具鸡蛋。上面的黄色标签和视频里的一模一样。假鸡蛋,真没有。最主要是蛋壳做不出来。况且鸡蛋又这么便宜,即使真能造出的无壳假鸡蛋,成本也比真蛋高多了。
辟谣链接:4月十大谣言:假鸡蛋流入市场 直黄瓜因为喷药?
10.【谣言】被涂避孕药的黄瓜吃了会绝育。
【辟谣】“避孕药黄瓜”纯属是一种谣传。人们常说的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植物性的黄瓜生长发育没有任何作用,不可能使用在黄瓜上。人们之所以谣传为避孕药,可能是因为黄瓜上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黄瓜生长发育,具有激素的作用,避孕药也是激素。结果,传来传去,最后传成了黄瓜使用避孕药。
辟谣链接:“避孕药黄瓜”是真的吗?专家:纯属谣传
11、【谣言】果粒橙出事了!可口可乐承认旗下果粒橙含有美国禁用农药多菌灵。专家指多菌灵可致脑麻痺、肝长肿瘤。
【辟谣】2012年1月中旬,可口可乐在其美国产品中发现巴西果农为果树喷洒的杀真菌剂多菌灵,随后上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但在美国和中国分别主动将产品送检后,结果均显示没有问题。多菌灵在欧盟和橙汁原料产地巴西是允许使用的,欧盟限量200ppb,这次检出浓度是35ppb,对人体是完全无害的。FDA最终认为“检测出的多菌灵残留水平远低于可能构成安全隐患的任何标准,因此消费者无需对市场上的橙汁产品感到担心。”
公众可在“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网”查阅相关谣言及辟谣、科普信息
【短评】 重拳治理食品谣言刻不容缓
进入2018年,食品谣言仍然屡禁不绝,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治理谣言的重要性。专家曾早就指出,食品谣言泛滥成灾,很大程度上源于造谣传谣者利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蓄意编造、偷换概念,甚至刻意抹黑,诱导消费者对其产生不信任感,而一些消费者又常常缺乏科学判断。
“眼球博弈”已成为谣言传播中的最大动机。为追求“10万+”而制造噱头、牟取利益,一些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扮演了“感染者”的角色,帮助谣言像“流行性病毒”一样扩散传播。食品安全谣言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扰乱了百姓的消费判断,损害了行业发展,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
而治理食品谣言一定要下重拳,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一直不遗余力开展辟谣工作,治理谣言。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联合10个部门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同时在多平台主动发布监管信息,并建立了辟谣数据库和科普网络平台。自去年以来,总局共发布辟谣信息85条次,目前数据库已经收录3万余条次。此外,国家食药监总局还联合公安、网信部门等进行联合执法,对食品谣言的制作者进行拘留和处罚。
截至目前,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共发布70余条权威辟谣信息,发布及转发相关食品科普信息累计1000条,在引导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认知误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联盟也呼吁,在建立协同合作机制的同时,应继续加强对制谣、传谣者的处罚与追责力度,尤其是要更加明确谣言判定细则和危害量化标准,进一步强化《刑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涉食品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还我国食品行业和广大消费者一个清朗、和谐的网络环境。(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供稿)
////////本文谣言有毒!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各个击破。由网友'[老公好机智]'投稿/////////- 古代中国那么强大为何不发展殖民?网友霸气回答,我们啥都不缺
- 中国这次在该领域出手,美国将遭遇重创,印度人这次也为中国鼓掌
- 福布斯:中国富豪财富总和一年内增长26%
- 一个称霸世界的国家,抓捕大量中国人充当奴隶,皇帝:一个不留!
- 一人率兵即将统一中国,却看到墙上有他的“名字”,倒地抽搐而亡
- 据说这些是湖北人最喜欢的湖北美食,有你喜欢的吗?舌尖上的中国
- 外汇远期允许差额交割!中国版NDF意义深远!
- 中国规划这两条铁路在成都对接,将四大中心城市变成战略后方!
- 明朝灭亡,皇室后裔秘密逃亡一村,改了姓氏,现在说要回中国故土
- 一个怪异的国家,中国内乱,它害怕畏惧,中国一统,它嚣张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