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恶棍?微信、支付宝们要小心了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健康摘要: 区块链概念股大涨是不是泡沫? ,新时代恶棍?微信、支付宝们要小心了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健康摘要: 区块链概念股大涨是不是泡沫?


正文开始:

新时代恶棍?微信、支付宝们要小心了

新时代恶棍?微信、支付宝们要小心了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

(ID:wallstreetcn)

付费栏目《见闻主编精选》,订阅后可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在这个流量产品化的世界里,你如果不是付费用户,你就是被消费的流量。

近日,支付宝2017年度账单和2018年关键词预测刷爆朋友圈,但也引发了支付宝是否侵犯消费者选择权,“套路”用户数据的质疑。

新时代恶棍?微信、支付宝们要小心了

芝麻信用和支付宝的回应和致歉,并不能打消用户对互联网巨头集结海量“大数据”的担忧,以及个人隐私遭侵犯的恐慌。

中国如此,硅谷更是如此!

金融危机时代,华尔街的投行家成为恶棍的代名词,时过境迁,如今赚得盆满钵满、开豪车住豪宅的硅谷科技巨头创始人和高管也面临类似的“指控”。

他们标榜自己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如今却为层出不穷的不道德行为所困扰。

曾经风投界“黄金之子”、初创界“宇宙第一”的Uber跌落神坛正是力证。虽然硅谷巨头们声称正在开展行业自查,但怀疑论者对这样的“亡羊补牢”根本不买账,政界、商界以及民意对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反感与日俱增。

去年,标普500指数录得四年来最佳回报率,以“FANG”为首的科技股龙头是最大“功臣”,但抱团“FANG+BAT”的投资者是否意识到,

当整个行业面临监管的收紧与冲击时,一场踩踏或许已不可避免……

01

发生了什么?

1月3日,支付宝2017年度账单和2018年关键词预测刷爆朋友圈,但也引发了支付宝是否侵犯消费者选择权,“套路”用户数据的质疑。

事情起因是在开启年度账单的首页左下方,有一行不明显的小字“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选择框已经帮用户默认选择同意,这导致很多用户并未注意到。

新时代恶棍?微信、支付宝们要小心了

默认同意协议意味着允许支付宝收集你的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

律师认为,芝麻信用不给用户了解条款的机会,直接让默认同意,该账单或有侵犯消费者选择权之嫌。

3日晚间,芝麻信用就支付宝年度账单的隐私风险作出回应,称自己“初衷没错,但方式愚蠢至极。”支付宝在4日凌晨0点07分转发了芝麻信用微博:“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一起承担”。

02

微信也逃不过争议

事实上,微信也面临同样的质疑。近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一个论坛上称,在中国几乎没有任何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可言,“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因为他都可以看的,随便看,这些问题非常大。”

李书福一席话引发媒体热议,微信官方平台解释称,“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微信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

这是5个月内微信第二次就是否侵犯用户隐私作出说明,数据安全的争议持续升温。

03

科技巨头为何会成为新时代"恶棍"?

2008年,华尔街的金融家成为恶棍的代名词,时过境迁,如今赚得盆满钵满、开豪车住豪宅的硅谷科技巨头创始人和高管也面临类似的“指控”。

放在两年前,不良声誉或者小型公开丑闻并不会终结一家科技初创公司的融资之路,大量风投愿意为新颖的点子投钱,但随着去年一连串丑闻和纠纷缠身的风投界“黄金之子”、初创界“宇宙第一”——Uber跌下神坛,资本已经对互联网公司愈发谨慎。

一直以来硅谷都标榜自己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如今却为层出不穷的不道德行为所困扰。

虽然硅谷巨头们声称正在开展行业自查,但怀疑论者对这样的“亡羊补牢”根本不买账。

科技巨头们早已大到不能倒,企业结构盘根错节难以监管,与商业环境、总体经济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又是如此紧密不可分。

从美国的Facebook、谷歌、亚马逊、微软和苹果,到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无论是市值还是回报率,这些公司都是股票市场的中坚力量。科技巨头们在广告、内容创作和分发上占据主导优势,他们同时也从事大数据货币化的工作。

用户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在这个流量产品化的世界里,你如果不是付费用户,你就是被消费的流量。”

经济学家Jonathan Taplin指出,我们正在进入几乎没有任何政治或者政策讨论的AI(人工智能)领域,数字科技已经对地球上每个人的个人和经济福祉息息相关。

现年70岁的Taplin是《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How Facebook Google and Amazon Cornered Culture and Undermined Democracy》一书的作者,供职于南加州大学的安伯格创新实验室。他认为,如今谷歌的垄断地位堪比1956年的贝尔电话系统。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对创造性经济(采访人员、音乐家、作家、电影制作者)构成严重破坏。他并预测未来10年,科技巨头们将利用其在数字优势颠覆大部分服务业,包括零售、运输和医药。

此外,科技巨兽们坐拥海量现金。目前苹果的现金储备全球第一,达到2.5亿美元,微软和谷歌位列二三。

大把现金意味着这些科技巨头不仅能直接并购竞争对手,还能通过模仿、挖墙脚等方式直接“毁灭”对手。在该游戏规则下,小体量的“挑战者”寸步难行,而“大而不倒”的巨头们则越战越勇。

由于财大气粗,互联网巨头分分钟就可以涉足与主营业务无关的领域,比如谷歌就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投入大量资金,Facebook和苹果正进入电视业务,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互联网屏幕制作新一代电视节目。

现行法律并没有保障用户和广告客户免遭互联网巨头侵害,更何况巨头们已经利用各种商业模式和技术来绕开监管,公共政策和反托拉斯法规并没有跟上高速增长的数字行业发展。

人们担心的是互联网巨头和其“大数据爪牙”将伸向经济的方方面面。

毕竟,Facebook和腾讯知道我们分享了些什么,谷歌和百度知道我们在搜索什么,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们知道我们买了什么。

让互联网巨兽自我道德约束、自我监管显然不可行。政界和商界都在呼吁敦促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

04

AI时代的抨击:垄断数据,意味着垄断一个时代

当下最前沿的新技术,不论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还是大数据处理,其内在构架极为复杂,研发和运营成本极为高昂,这样的新技术,只有已成气候手握大量资本的组织才可能驾驭。

目前已经广为世人所认同的最前沿技术风口,包括人工智能 (AI)、无人机、增强现实 (AR)/虚拟现实 (VR)、数字加密货币 (cryptocurrency),自动驾驶汽车和“物联网” (IoT)。

这些技术盘根错节互相关联,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将深远地改变产业格局乃至人类文明的未来,但它们并不像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那样,能够轻易被创业者接触到。

人工智能不仅对于顶级人才的研发水平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如果没有海量数据的“投喂”,让AI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试错”,从提供量变到产生质变,就算有人才有天赋也是白搭。那么谁事实上掌控着世界上所有最好的数据呢?没错,除了上述的五大科技巨头外,就是他们的中国同行:阿里、腾讯和百度,凑在一起正好是“八巨头”。

创新工厂CEO李开复直言:

AI将使贫富不均越来越严重,而未来的大量财富将堆积到类似BAT这类公司中。

05

抱团严重:投资者可能不堪一击

2017年,标普500指数创下四年来最佳回报率,最大“功臣”莫非以“FANG”为首的科技股龙头。

伴随着股价走高,科技股在美股中的权重也一路走高。标准普尔道琼斯指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以FANG等股票为首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科技股权重已经从2016年年底的20.8%升至23.8%。

而三年前,科技股的权重还为19.7%。过去1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年底科技股平均权重为19.6%。

亚洲的情况也是一样,香港、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股市涨幅最凶猛的依然是科技股。截至2017年年底,MSCI新兴市场科技股权重从2016年年底的23.3%升至28%。

科技巨头惊人的涨幅令其成为资本市场抱团对象,而随着带来的权重上升令大量指数基金加大对科技股的配置,如此循环往复。

但随着政商两界以及越来越多人对互联网科技巨头反感,投资者可曾考虑过行业即将面临的监管与冲击?

你怎么看?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付费栏目《见闻主编精选》,订阅后即可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新时代恶棍?微信、支付宝们要小心了

新时代恶棍?微信、支付宝们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