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将如何治理"挂证"乱象?如何实施围剿策略?

 我们都知道2017年证书挂靠行业可以说是充满坎坷,因为国家政策对挂靠的打击,弄的人心惶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人社部将治理“挂证”乱象作为推动“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督促推动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了解下人社部将如何治理"挂证"乱象?如何实施围剿策略?  

  

人社部将如何治理"挂证"乱象?如何实施围剿策略?



  围剿策略

  策略一:开源(增加证书数量)

  人社部负责人提到,2016年-2017年共有300多万人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有效增加了人才供给总量。数量一多,自然就没那么值钱了,“挂证”热情也就降低。

  以一级注册建造师为例,目前全国估计已经接近60万。仅2016年,住建部共发布43批一级建造师初始注册人员名单,共计89594人。

  仅一年时间,一级建造师就增长了15%左右,这个速度有点可怕的。

  策略二:节流(降低企业需求)

  人社部:降低资格资质门槛、清理取消与企业资质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减少企业的“挂证”需求。

  以建筑业为例,2016年10月,住建部印发《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淡化企业资质与人员资格之间的联系。除各类别最低等级资质外,取消关于建造师、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等的指标考核。

  这个堪称“重磅炸弹”的226号文一出,一建挂靠市场急转直下,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二建证书比一建证书价格更高的反常现象。

  策略三:收网(互联网+监管)

  这个网,主要是指互联网!依靠互联网平台,由过去的严进宽出,变为严进严出,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接下来,行业监管平台、信用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间的数据实现互联互通,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另外,“信用”将越来越重要。从建筑业到各行业,没有“信用”将寸步难行。而“挂证”一旦被查到,有可能登上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遭受失信联合惩戒。

人社部将如何治理"挂证"乱象?如何实施围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