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农业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初探
摘要:历史农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科中历史经济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农业生产布局及其结构的演变发展过程与规律,具有鲜明的区域差异、时代发展与结构综合的特性。时间、空间、部门构成了历史农业地理学的三大要素。近年来,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学科理论及区域、专题和时段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垦待今后不断加强。
关健词:历史农业地理学;理论体系;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3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5293(2000)04一0092一05
近十几年来,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的史念海教授倡导下,历史农业地理学逐渐兴盛,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当然也应看到,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历史农业地理学理论的论述却远远落在了实践的后面。今不揣浅陋,对其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与当前状况、今后趋向等作一概述,希冀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能够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历史农业地理学今后的科研工作。
一、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形成及其研究意义
80年代中期,史念海教授承担了《中国大地图集·历史农牧图组》的编绘工作,开始指导其研究生有计划地对中国历史农业地理进行断代分区研究,同时也相应地提出了建立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动议。史先生指出:“在绘制农牧地图时还应先撰写相应的论文,再根据论文绘制相应的图幅,或者不至出现若何纸谬。特别是有关农业部分更是如此。这样的论文按理说就应该属于历史农业地理,如果编印成册,就称之为历史农业地理,也是无可非议的。”至于历史农业地理学在整个历史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史先生也指出:“若是要撰著以中国历史地理学为名的著作,而以历史农业地理与历史民族地理、历史经济地理等相提并论,使之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却似乎还要再作斟酌,因为就不免和历史经济地理有所重复。即讲历史经济地理,就不能不涉及农业的发展和凋敝,不论其发展或凋敝,在在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布局。在历史经济地理部分涉及到农业,又另辟历史农业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并列,是难免叠床架屋之讥的。”可见,史先生认为历史农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二级分支学科,他是历史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甚为确当,因为中国古代经济虽然以农业为主体,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手工业、商业的成份,绝不能以历史农业地理代替历史经济地理,片面地扩大其学科地位。
历史农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科中历史经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他研究历史时期农业生产布局及其结构的演变发展过程与规律。研究对象与现代农业地理学毫无二致,只是时间上有前后的不同。具体说来,历史农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各地的农业自然环境、水利建设、土地开发利用、农林牧副渔猎业结构及各业内部结构、各农业经济区发展水平的差异、农业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等。其研究目的不仅是为了复原各时代的农业地理景观,而且还要通过上述各方面的分析与综合,探求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先人农业生产的经验教训,合理地布局现代农业生产,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比如在黄土高原历史农业地理的研究中,学者们探讨了农业开发导致该区森林和草原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历史演变过程,提倡在黄河中游广大地区弃农还牧,种草植树,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这一观点,基本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再比如历史上江淮地区大量地围湖造田、烧山种植玉米曾经造成严重的环境恶化,无论从历史农业地理角度还是从农业史角度都能得到这样的结论,但是现在我们又重演了这种悲剧。1998年的长江流域大洪水正是上游滥伐森林,中下游围湖造田的结果。在沉痛的教训面前,政府决定停止砍伐长江上游四川等地森林,湖区退田还湖,经营养殖业。今后学术界应该努力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其为决策部门所理解并采用,以免类似悲剧的重演。
二、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
历史农业地理的特点首先是他的区域性。我认为其区域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他以区域的角度选择论题并进行研究。历史是一条长河,由遥远的过去奔流到现在,并不断地趋向未来。地域性则要求历史农业地理截取这条历史长河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横断面进行空间区域差异的复原研究。这也是他与农业史的最大不同,农史是选取这条历史长河的纵向剖面进行发展演变过程的探索。第二层含义是要总结出一个空间区域范围内农业地理的综合特征,应对其区域进行进一步分区研究,把各局部地区的差异与特征较全面地进行分析,无论是先进地区还是落后地区都应论述,给人以整体与局部的双重空间概念,用所有局部地区的特征来综合反映整体区域的总特征,而不是只以局部地区作典型代表。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历史农业地理的研究成果是可用地图表示出来的,总不能在地图中留下一片空白。
中国疆域辽阔,从南方热带到北方寒温带,从东部沿海湿润区到西北内陆干旱沙摸区,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明显。就行政区划而言,中国包括30余个一级地方行政区划,范围如此之大,全国性的全面论述虽然非常必要,但份量太大,很难短期内完成。人们一般就某些具体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其区域的划分有大有小,大可至数个省区,小可至一个市县;有的按行政区域来划分,有的按自然地理单元来区别,各以自己研究的主体特征而定。一般来讲,按行政区域进行研究,有利于搜集历史文献资料,所得结论也易与今天经济建设联系起来;而按自然区域进行研究则有利于深人探讨“人地关系”,更能体现历史地理学的本质属性。分区进行研究时,除了要综合论述本区各时段农业生产布局的特殊演变规律外,还应注意把本区纳人全国农业生产布局发展的总过程中去,论述其历史地位及其与周围各区域的联系。
历史农业地理的第二个特点表现在他特别强调农业布局的变化发展性。此点要求突出农业生产布局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差异性,每一个时段复原一个平面,由多个平面进行对比就能完整地揭示农业生产布局的演变规律,当然还应该分析其演变发展特征形成的自然与社会原因。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上下数千年,时间跨度很长,起伏变化也大,通史性论述很不容易,因此一般学者都是进行断代的研究,而且多数即以中国的朝代断限。这种方法在资料收集等方面有便利之处,但有时也存在着割裂农业发展阶段的缺陷,因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与历史上的王朝兴替过程一致。如明清改朝换代之际,农业生产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多数地方二三十年即恢复发展起来,其农业经济结构、经营习惯、人丁耕地与耕作制度等等都保持着一定的连续性。明清两代是中国农业发展基本特征相近的一个历史阶段,分别断代研究时就要进行一定的对比工作,如清代耕地面积数据基本是以明末万历原额为标准的,而万历原额大多得自于万历初年张居正领导的丈田活动,如果不把张居正丈田的实质搞清楚,对整个清代的田地数额变化就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历史农业地理的第三个特征体现在他注重研究农业生产的结构演变性。其结构不仅涉及到农(种植)林牧副渔猎等各个生产部门的比例,而且各部门内部也有若干种类,如种植业中除五谷等组成的粮食作物以外,还有麻类、棉花、烟草、蔬菜等经济作物,其结构在一具体时空中也有一定的特征。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综合性的全面研究是必要的,它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农业结构的演变是否趋向合理,但进行专题单项的深人探讨也是可行的,以某一个或几个相近的要素为研究对象,进行长时段大范围的研究,也可以促使农业结构研究的深人。农业生产的结构研究还可以深人反映区域差异,比如明清时代中国北方每个县都分布有小麦,南方每个县皆种植有水稻,“南稻北麦”的格局早已定型,如果仅用作物分布来探求其特征,实际上反映不出各地区间的差异,只有用作物在整个作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来反映才行。
历史农业地理还有一个特点即是把农业开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地理学所强调的“人地关系”当作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众所周知,传统农业生产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基本凭借自然力在田野上进行的物质再生产活动。一个地区的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的状况,决定着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类型、结构、作物分布与经营方式,所以应重视自然地理区域特征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反过来,农业开发又深刻影响到一个地区的水文、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的演变,于是历史农业地理把人地关系作为一个核心更能总结近万年来农业发展对今日的深刻影响,也能够充分实现研究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现实意义。
具体的历史农业地理论著是如何体现上述四个基本特性的呢?今举郭声波先生所著《四川历史农业地理》为例予以说明。郭先生的论著“首先把农业开发的主要标志—农地的垦殖,按时代的顺序进行纵向叙述,而农地垦殖与水利建设又是紧密相关,相互促进的,这两个主题基本上就把农业规模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出来;其次是将农(种植)林牧副渔各部门横向展开,分别探讨其由来、传播、兴盛与衰落的过程;第三是按自然条件分地区综述其农业生产水平的演变与差异。这样从时间、部门和空间三个方面建造了历史农业地理总体概念”。而且郭声波先生把时间、部门、空间称之为“历史农业地理三维空间”。同时,在上述基本内容论述清楚以后,专列一章进行农业开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规律的探讨,并依据研究成果对现代农业生产布局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如此,则把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全部概括了进来。当然,历史农业地理的单篇论文则并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格式,为了突出自己研究的重点,进行分区域的断代或专题性质的分析论述都是正常的,只是在各种分析研究中应该重视对整个时代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总特征的把握和了解。
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除了利用现代地理学的手段诸如野外实地考察以外,针对历史农业地理内容的历史过去性,还要大量地运用各种历史文献资料、考古学资料及民族民俗学调查资料,吸取相关学科诸如农业史、农业地理等研究成果。这里简单论述一下写作中的两个具体方法:
1.定量分析法 定量是一门学科科学化的最重要标志,如果能把某地区各个时代的垦殖系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结构、农林牧副渔猎生产构成、亩产与总产量等都能用数量统计出来,就可以使大家对各个阶段的发展水平有个清楚的认识。计量统计的方法是今后历史农业地理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之一。
2.图示法 地图的方法在研究历史农业地理时也应得到极大的重视,农牧分界线的进退、农作物布局的特点等等,仅用文字描述很难表达清楚,借助于地图的绘制,使用最经济的语言使农业生产布局的特征更能直观地表现出来。
三、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今后趋向
解放以来,在史念海等老一辈学者的带动下,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快发展。60年代初,史先生对先秦汉唐农业经济区域发展的研究在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学领域具有开拓性的贡献,主要论文结集成《河山集》出版。从1984年开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在史念海先生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对中国历史农业地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经过15年的努力,共有14位硕士、16位博士以历史农业地理为题撰写了相应的学位论文,也基本上完成了从先秦到明清的全部分区域分时段的分析研究,《中国大地图集·历史农牧图组》已经编绘成功,撰写一部全面综合的大型《中国历史农业地理总论》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据笔者所见,已经出版的历史农业地理学专著共有10部,其中1993年出版的郭声波所著《四川历史农业地理》,是第一部区域通史性农业地理著作,不仅建立了比较完整而又严密的历史农业地理结构体系,而且运用了多种科学的方法,获得了大量令人信服的结论。本书荣获国家教委高等院校第一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与谭其孩青年历史地理学者优秀成果最高奖。韩茂莉的《宋代农业地理》、《辽金农业地理》与吴宏岐的《元代农业地理》分别就宋元全国农业地理总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述,是三本较为成功的断代农业地理著作。此外,龚胜生的《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周宏伟的《清代两广农业地理》、耿占军的《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马雪芹的《明清河南农业地理》、陈国生的《明代云贵川农业地理研究》、萧正洪的《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农业地理研究》、李心纯的《黄河流域与绿色文明—明代山西河北的农业生态环境》、王社教的《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李令福的《明清山东农业地理》都已经出版发行。另有王双怀的《明代两广闽台农业地理》也将很快由中华书局出版面世。这些书皆是在作者学位论文基础上修订补充完成的,而且全都是对明代、清代中国各省区农业地理综合特征进行的论述,在各自研究的领域内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萧正洪先生把环境与技术选择当作其论述的主题,引人了过去历史农业地理较少论述的农业技术体系,同时该书的研究区域是过去研究较为薄弱的中国西部地区,在研究专题与区域上均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
当然,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毕竟起步较晚,现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待大家今后的共同努力。首先是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目前本专题的论文仅发表有3篇,对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论述重待加强,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研究工作。
其次,研究的区域、专题与时段上仍然亟待今后不断加强。以区域而言,论题多集中于传统农业较为发达的内地,对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如新疆、西藏、云贵等地的农牧渔猎业经济涉足较少。以专题而论,相对偏重于种植业及其结构,而对大农业部门结构即农林牧副渔猎各生产部门比重的综合研究不多;在种植业内部也比较偏重于粮食作物与主要经济作物的论述,而对于蔬菜、瓜果、花卉等的研究尚多缺落。从现有成果来看,各地土地垦殖水平的研究比较深人细致,而对各地粮食亩产量的研究相对薄弱,其实粮食亩产量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各地外来作物的引进推广过程用力较多,论述细致,而对传统粮食作物内部结构的调整注意不够。从时段上来看,对战国秦汉、唐宋、明清强盛王朝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农业起源、南北朝、中华民国时代的论述相对薄弱。尤其是中华民国时期是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开始过渡阶段,今后应该花大力气深人研究,以便于把历史农业地理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指导现代农业生产中去。
第三,今后应该对人地关系作更深人细致的研究。历史农业地理学者已有一些人对人地关系作了有益的探索,但应该看到这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粗略,如一提土地垦殖就说会导致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湖泊淤塞消失等等,这都已是常识。这里需要找出的是人类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恶化的临界点,以有效合理地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迎接可持续发展农业时代的到来。
〔责任编辑 许正文〕
选自《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4期 2000年12月
作者 李令福(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2)
- 看看我们历史上三个终结乱世的王朝?其中一个被公认为智障王朝
- 知名比特币策略师:7月将再创历史新高
- 比特币终于迎来了资产的历史难题:继承权
- 把桑叶卖给食客,年入百万很轻松!
- 乡村新时代,三农新机遇 | 发展农业,引入人才是关键!
- 中国历史:从神话到历史:夏王朝
- 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已经成为了历史。。
- 如今的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真正的陵墓吗? 为何历史上到处都是他的墓
- 历史上最让人动容的出使,十队人经历九死一生抵达长安的仅存7人
- 历史最快三双!约老师的骚操作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