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病人越治越多,说明医学已入误区!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人民日报:病人越治越多,说明医学已入误区!》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网(http://dwz.cn/3hIxB2);作者:白剑峰
医生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花宝金教授因擅长治肿瘤,患者趋之若鹜,一号难求。然而,花教授却并不开心,他说:“我行医几十年,每天都在拼命看病。结果,病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治越多。作为一名医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花教授是一位清醒的医者,他看到了表面“繁荣”背后的隐忧。从医生个人来说,病人越来越多,说明自己医术高、口碑好,患者认可。但是,从整个国家来说, 病人越来越多,则说明医学发展走入误区,重治疗轻预防,医生“只治不防,越治越忙”。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擅长防病的人。 大医院医生整天疲于奔命,都在忙着“治已病”,哪有精力“治未病”?
医学技术越来越进步,医生队伍越来越庞大,而病人却越来越多,这是医生的悲哀,也是医学的失败,值得认真反思。
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这一方针沦为一句口号。 专家预言,未来十几年,慢性病在中国将呈“井喷式”爆发。如果“井喷”真的发生了,这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中国人有可能成为新的“东亚病夫”。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最近,卫生部提出探索建立医疗服务联合体,让大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利益共同体,通过双向转诊的方式,对居民进行无缝化的健康管理。同时,推动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鼓励大医院医生做全科医学带头人。这不仅符合医学发展方向,而且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今后,大型公立医院应从单纯的治疗疾病为主,转向预防与治疗并重,将“末端治理”变为“源头治理”。
从顶层设计来说,政府应为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提供政策支撑。
医疗消费具有无限趋高性,再多的财富也会被这个“无底洞”吞噬干净。因此,解决13亿人的健康问题,绝不能靠打针吃药,而要靠预防为主。 只有病人越治越少,才说明医生的本领越来越高,医学越来越有希望。
来源:人民日报
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做起来!超实用!
这位102岁的长寿“药王”有哪些养生秘诀?①发常梳、②目常运、③齿常叩、④漱玉津、⑤耳常鼓 、⑥面常洗、⑦头常摇、⑧腰常摆、⑨腹常揉、⑩摄谷道、?膝常扭、?常散步、?脚常搓。要坚持哦!为了家人朋友的健康,转发收藏~!↓↓
欢迎关注下列公众号:
- 咳嗽分5种,弄错了越治越咳!
- 人民日报:完善网络安全军民融合新格局
- 人民日报评论员: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 “跟着人民日报领悟新思想”之二:习近平情系绿水青山
- "跟着人民日报领悟新思想"之一:总书记种下"信心
- 人民日报评论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论学习贯彻
- 快递员被曝强暴客户 人民日报:快递公司应守土尽责而非失语
- 农村少见的山珍野菜,是肝病人的克星,可治疗肾炎水肿,尿路感染
- 人民日报:天价片酬是少数演员拿 不能完全怪演员
- 有了好的体质才能更好为病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