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园电影院线正式上线,2018年有望进入广东高校

看官辛苦啦!傻大方小编知道你找“全国校园电影院线正式上线,2018年有望进入广东高校”这篇文章很久了,是否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脚呢?


正文开始:





让校园院线成为“第二课堂”





日前,《十八洞村》亮相清华大学,导演苗月及主演王学圻、陈瑾与在场师生面对面,讲述拍摄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但这并不只是一场常规的电影校园路演活动,此次放映活动,标志着全国校园电影院线正式上线。





2017年4月,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下发通知,共同推进“全国校园电影院线”(以下简称“校园院线”)建设,运用市场手段把更多优秀电影资源引入校园。由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教育电视台、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的中教华影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是校园院线项目的实施单位。如果校园院线的建立和推广顺利进行,那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全国高校影院将拥有6000块银幕,3700万在校大学生及2亿多中小学生,能以经济实惠的票价在校园里观看到优质的电影。近日,中教华影董事长、校园院线负责人于春迟在北京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解读校园院线的运作模式。





放映影片涵盖三大类型





票价制定面向学生群体





目前大多数高校多采用多媒体投影或礼堂的方式放映电影,设备陈旧老化,视听效果一般。而在校园院线建立前期的调研中,也发现学生群体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和商业院线的供给之间存在一定的错位。“很多老师和同学反映,他们对艺术电影、纪录电影等小众影片更感兴趣,”遗憾的是,此类影片在商业院线主导的市场环境中,放映空间十分狭小。





未来,借助校园院线,这些问题或将迎刃而解。





记者了解到,校园院线只面向高校师生及周边的中小学生,放映的影片主要包含三大类型:《十八洞村》《空天猎》《红海行动》等积极向上、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旋律影片;诸如《至爱梵高》《海边的曼彻斯特》等高口碑的艺术电影或纪录电影;同步上映商业娱乐大片。其中前两种类型占比约为60%。





谈及与高校礼堂放映电影的区别,于春迟认为校园院线有两大优势,一是保证了影片放映的及时性,二是鉴于院线得到了教育部、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发起方又包含拥有国产与进口影片发行权的华夏电影发行,因此能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片源。关于很多人关心的票价问题,于春迟表示,将在比商业院线票价更优惠的前提下,在一定区间内浮动。并将充分考虑到贫困学生的观影需求。





各地高校对校园院线的建设积极响应。到目前为止,院线已与全国近200所高校建立联系,有60多所高校签订合作意向书。根据首期计划,2018年,将与包含广东高校在内的全国120所高校达成合作。





与校园文化深度结合





建立独特文化生态圈





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于春迟多次强调:“对于学校和我们来说,校园院线是个新生事物,它并不是简单地把商业院线搬到校园里面就可以了。”





推进校园院线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在与高校的合作中,需要解决诸多实际的细节问题。例如,校园影院的建设,需要盘活现有的场所和设施资源,而在对设施进行改造时,要保留原有的会议和教学功能,并做好相应的后勤支持等衔接工作。





“电影也是‘文化育人’的一种有效手段,”于春迟提到,希望校园院线能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补充,并且在放映电影之外,以搭建文化创新创意孵化平台等方式,与校园文化深度结合,逐渐引领老师和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影视产品内容的创作中来。





“它不仅是一个电影院、一个院线,将来希望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独特的文化生态圈。”于春迟说。从另一角度,他坚持认为,“校园院线不是要抢商业院线的饭碗”,在他看来,校园院线某种程度上是整个市场的“新补充”。





“中国电影的未来在于青年,中国电影必须扎根青年、服务青年才有光明的前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说。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对校园院线寄予厚望:“要把全国校园电影院线打造成校园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把校园电影院线建设同大学生艺术人文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影视艺术作品对广大师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的重要作用,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毕嘉琪 驻京记者 刘长欣





■记者观察





“细分”观众让电影市场更精彩





今天,“电影分众”已然成为电影行业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了。





自2002年中国进行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在改革的市场红利下,中国的电影银幕数飞速增加,连续14年,整个市场保持了30%的年票房增速,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回顾2017年的中国电影,类型多样化的趋势十分显著,动作、喜剧、奇幻等类型片仍然备受观众喜爱,但每个类型都以各种形式进行了创新。更让人欣喜的是,《二十二》等被划归为小众电影的作品也在市场上占据一片山头。





不同的审美需求推动了中国电影创作的多样化,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电影分众化的需求便愈发明显。可是,传统影院的放映体系并不能充分满足这一需求。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指出,当下院线、影院经营同质化问题严重,档期拥堵、院线排片垄断等问题已构成制约电影放映市场发展的因素。在更为精确细分的市场中,如何有效帮助相应的优秀影片寻找到目标观众,成为今后影院经营乃至电影产业长远发展的关键。





好在,中国电影人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纷纷以各种创新的方式,努力尝试构建多元的电影放映体系。2016年成立的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力求为小众影片开辟充分的展示空间,为观众提供更多样的观影选择。而全国校园电影院线努力的方向是,为优秀国产影片培养更多学生观众群体,甚至让年轻人在耳濡目染下,产生影视创作的欲望和兴趣,成为未来中国电影行业的创作力量。





诚然,一些想法仍处于初步尝试的阶段,但我们要对此抱以鼓励态度——起码对于观众来说,现在知道要到哪家餐厅吃自己喜欢的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