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水患|长江洪水从何而来?长江本无大水患,为什么现在洪水越来越频繁?( 三 )



按关键词阅读:


水患|长江洪水从何而来?长江本无大水患,为什么现在洪水越来越频繁?
文章图片
洞庭湖,日本江户时代的文人绘制
第二:圩田和荆江大堤的形成
从长时段来看,自然界的湖泊,其实都会消失,湖泊只是地球上短暂存在的水体,地球上的绝大多数湖泊只能追溯到更新世,湖泊为什么最终会淤积成陆地呢?因为水会带来泥沙,泥沙淤积最终会使得湖泊演变为陆地。但是,自然界有一些湖泊消失了,就会有另外一些湖泊诞生,一些湖泊淤积成了陆地,就必然有一些陆地沉降为洼地,海洋上的水通过降雨的形式,落到陆地上,必然会在低洼处再次形成湖泊,这就是说湖泊其实是有生命的,但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湖泊的自然过程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极大干扰,我们以圩田和荆江大堤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长江一出西陵峡,即进入到平原地带,流速十分的缓慢,在江汉平原附近形成密布的湖泊和沼泽,荆江河道淹没在湖泊和沼泽中,荆江河道在春秋战国以前分为内江和外江,今天的武汉周围,有很多的湖泊和沼泽,荆江在这个广袤的平原上静静流淌,江汉平原的水面十分宽广,唐宋以后,随着云梦泽的淤积、消失,荆江才有了统一的河床,原先的分叉型河床消失了,在唐宋以前,荆江河床流量均匀,水位变化幅度小,即使是发生洪水,周围的湖泊、沼泽也能够起到调蓄的作用,故而,唐宋以前,很少听说长江有水患。
云梦泽和荆江分叉型河床的消失,一方面是汉江、长江的泥沙淤积造成的,另一方面,人类不断在长江、汉江一带围湖造田,也加速了这一自然发展的过程。
水患|长江洪水从何而来?长江本无大水患,为什么现在洪水越来越频繁?
文章图片
围湖造田的方式,先修筑堤坝,然后将水排干,即可形成农田
战国后期,中国人开始在黄河沿岸筑堤,东汉时期,中国人开始在长江沿岸筑堤,长江最早的大堤出现在江陵郡,人类不断在荆江沿岸筑堤,到了唐宋时期,逐渐使得荆江形成了统一的河床,统一河床形成以后,水位变化幅度增大,水流量季节差异明显,于是,洪水就增多了,长江流域的洪水,在唐代已达到平均每18年一次,在宋代达到了平均每5年至6年一次。
南宋时期,长江中游下一带的围湖造田达到了一个高潮,人们是如何把水稻种植在江汉平原的湖泊和沼泽中间的呢?营建数公里的堤坝,形成圩田,用土石方把一个区域包围起来,不让洪水进入,这就是圩田,这样一来,圩田的海拔高度就会低于周围河流、湖沼的水面高度,平时,可以利用周围的水源灌溉农田,但是,一到洪水期,农田就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
营建圩田,修建土坝,在古代,是浩大的水利工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力,单个的农户是无法办到的,因此,南宋以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居民,一般都居住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南宋以后,随着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人口数量的增加,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活动,当然,南宋时期,圩田的营建还只是局限在长江三角洲地带,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带的开发,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水患|长江洪水从何而来?长江本无大水患,为什么现在洪水越来越频繁?
文章图片
中国古代的架田,南方地区特殊的农田
明清时期,我国江汉平原的围湖造田活动,也达到了一个高潮,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同样,长江中游的开发也与长江三角洲地带的开发非常类似,大量修建河堤与圩田。明朝政府在汉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修建水利设施的活动,一直持续到嘉靖年间。明朝中后期,我国长江中游一带的自然景观,被人类彻底改造了,原先,汉江和长江的水位上涨,会溢到到周围的平原、湖沼地带,等到长江和汉江的水位降低以后,储存在湖泊、沼泽中的水又会进入长江,后来,汉江的南岸和长江的两岸都修建了大堤,大堤的形成阻止了长江和汉江与周围的湖泊、沼泽进行水体交换,而且使得长江的河床越来越高,洪水越来越频繁。


稿源:(芒种风向标)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611UX2020.html

标题:水患|长江洪水从何而来?长江本无大水患,为什么现在洪水越来越频繁?( 三 )


上一篇:消防|公交充电站着火了?莫慌这是消防应急演练

下一篇:打造|着力打造城市交通文明


人文

项目|曲靖经开区成立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

阅读(27)

园区党委负责人宣读了《关于成立曲靖经开区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的批复》。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书记徐升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