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刘雪松|扶贫路上的16双鞋( 二 )



按关键词阅读:


在金盆岭村的试点带动下,赵湾乡政府组织附近桃庄、方家坪、长岭、窑岭4个村100多家农户500多人参与天麻种植,全乡天麻种植面积达到10000多平方米,年产值达到200余万元。“扶贫不仅要扶持贫困户发展好的产业脱贫,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刘雪松说,村集体富了,才能为村民做更多工作。
刘雪松积极筹措,争取了160万元资金建设了200千伏光伏电站。电站于2019年3月并网发电,截至目前已发电13万度,一年能为村集体带来16万元收入。
6年来,刘雪松帮助村里建起了50平方米的图书室,购买了养殖、种植相关书籍。他还不定期邀请专家来村开展培训,解决了村民发展产业过程中基础知识缺乏的难处。
这些年来,刘雪松还根据金盆岭村脱贫攻坚实际,撰写了调研报告5篇,研究出台了搬迁户后扶规划23份。在他的努力下,金盆岭村实现了精准识别建档、分类帮扶立卡,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了。
勤奋敬业甘奉献
“敬业就要甘于先吃苦,奉献就要心底无私”。这是刘雪松的座右铭,也是他衡量工作的标尺。
进出金盆岭,悬崖峭壁是必经之路。这些年里,刘雪松目睹的交通事故有3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交通事故5起。“每一次都在生死边缘徘徊。”刘雪松说,每每想到这些就感到后怕,可一想到驻点村老百姓会过上比原来更好的生活,他又觉得释然。
常年翻山越岭,刘雪松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6年来两次住院,膑骨变形,半月板变性,日常行动极为不便。
扶贫6年,刘雪松严格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制”。每到周五都会收到家人的询问:“周末回家吗?”每次他都不好意思回复。
家里的大小事务,刘雪松根本顾不上。父母两次在武汉医院做大手术,他都没去看一眼,气得弟弟骂他不配做兄长、做父亲、做儿子。
驻村生活要能耐得住寂寞,这些年来,刘雪松已经品不出老坛酸菜面的“酸爽”味了,也习惯了和苍蝇一起抢饭吃,忍受蚊子的强烈攻击。但对金盆岭的一草一木,他仍热情十足。
利用朋友关系组织武商、独活、好邻居、食神等企业与村民开展见面会,把村里的食用菌、魔芋、天麻等土特产推上了城市的餐桌。“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工作队入驻前的近3500元达到目前的975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跨了一大步,达到15万元以上。”刘雪松感到自豪,金盆岭村的“九有”标准得到巩固提升,贫困户“一有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得到稳固落实,整村脱贫出列。
把6年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光荣的扶贫事业,刘雪松说:“我无怨无悔!”
【 刘雪松|扶贫路上的16双鞋】来源:襄阳日报


稿源:(光明网社会)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21132D2020.html

标题:刘雪松|扶贫路上的16双鞋( 二 )


上一篇:建立|建立长效机制 根治行业乱象

下一篇:三件|抗洪长堤上的“三件宝”


人文

项目|曲靖经开区成立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

阅读(27)

园区党委负责人宣读了《关于成立曲靖经开区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的批复》。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项目服务第六临时党支部书记徐升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