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长城新媒体采访人员 张世豪
文章图片
郭成志生前工作照。前南峪村供图
2020年7月20日,郭成志遗体告别仪式在邢台市殡仪馆举行。三天前,这位76岁的前南峪村老支书因病医治无效辞世。
【 太行|那位穷一生时间打造“太行最绿地方”的老支书走了】如果从1977年正式担任前南峪村党支部书记算起,老支书连任43年;如果从1960年代在村里任职开始,郭成志为乡亲们服务近60年。
无论担任何职,人们还是习惯称他为“老支书”。这位老支书用生命中近五分之四的时光把贫瘠太行深处的一个山村打造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19岁临危受命
在很多次采访中,郭成志一遍遍回忆发生在1963年的那场洪涝灾害:
1963年,一场下了7天7夜的大雨,给贫穷的前南峪村带来灭顶之灾,洪水冲毁了耕地和房屋,60%的土地被毁,山场植被几乎全部被毁。
“全村一共有2600棵果树,冲走了1400棵,本来前南峪村就穷,这样一来,村里没钱、没粮、没烧的。”郭成志说,村里还有12户人出去要饭吃。
当时,19岁的郭成志在民兵连工作,他临危受命与其他人一起制定了20年的长远规划,五年垫田、五年绿化、三年治水、七年治理高标准的生态经济沟。
改造荒山期间,郭成志得了慢性胃病,每天要吃两次中药。头天晚上他让爱人把中药煎好,装进输液用的玻璃瓶子里,第二天带到工地上喝。这中药一喝就是4年多,光输液瓶就换了十几个。
最终,前南峪用15年时间,完成了20年规划,栽植洋槐3400亩,播油松500亩,山场全部绿化,滩地全部修复,水利工程设施全部配套。
这些数据常被郭成志提起:
最初绿化荒山的十几年里,前南峪人在石头山上凿出6万多个大坑,搬运土石方740万立方米。如果按一米见方垒起来,可以筑一道从北京到广州的“长城”。光包扎伤口的胶布纱布就用了一吨半。开山放炮,4位村民殒命,8人终身残疾……
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过此后前南峪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自然的考验:
1996年8月4日,一场特大洪水,邢台县西部山区60%的河滩耕地被冲,90%的水利工程设施遭到破坏,前南峪村的山安然无恙,还是果实累累,清水绿山。
2016年7月19日,前南峪村遭受特大暴雨,降雨量达到511毫米,由于村里建有高标准的水土保持工程,山上郁郁葱葱流下清水。
文章图片
前南峪景区。
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也换来了今天“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山村美景。如今,全村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6.8%,山上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17000多个。
老支书“认输”
山绿了,可乡亲们并没有随之富起来。
“首先是退林还果”。1977年,33岁的郭成志一方面聘请专家,通过技术改良解决板栗产量低、效益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主动淘汰经济效益不高的用材林,换种品优价高的经济林,并引进国内外优质新品种。
为啥要从板栗入手?
文章图片
郭成志生前查看板栗生长情况。前南峪供图。
郭成志是这样想的:到1976年,前南峪山上的栗树已有13000多棵,但结果的不过2300多棵,一棵树一年产栗才6斤多,虽然满山都是果木,但啥时候能见着收益?
听说昌黎果树研究所有个叫王金章的,板栗技术厉害。郭成志三赴昌黎,把他请到前南峪。
王金章带着剪子来了,过他手的老栗树,一棵能剪下几百斤枝子,村民们看到树枝被砍掉、剪掉,很心痛,有人骂“败家子”,甚至把王金章的磨刀石砸碎了。
稿源:(中国网)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dfnews0H21132512020.html
标题:太行|那位穷一生时间打造“太行最绿地方”的老支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