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这突出体现在用人问题上。比如,汉武帝刘彻时代的大将军卫青,原本就是一个奴隶出身的人,连他爹的姓都不能姓,只能跟他妈姓。这样一个注定要受到歧视的人,却被汉武帝提拔为汉军统帅,指挥大军在漠北决战中打败匈奴单于,成就“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不世之功。但是贵族们对于这种事情是不以为然的,就连司马迁这样的历史学家《史记》中公认写得最好就是《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这些带有贵族气质的英雄,而与之相反的是卫青这样的平民英雄则遭到了太史公的普遍鄙视。唐代王维的一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的千古名句从根本上否定了大汉民族最伟大的名将之一。但是翻开史书所载,李广不失败简直没有天理:部队安排随心所欲,既不侦查也不警戒,茫茫大漠竟然不安排向导,导致部队迷路,错过于单于的决战,估计连对手在哪里都不知道。这样随性的指挥怪不得李广全军覆没被匈奴人活捉。遍观李广一生,可以说没有一次拿得出手的战役可以证明他的实力,能证明他实力的只有射死匈奴射雕手、射穿石头等一些轶事。而且这个人还很残忍,曾经杀过800个俘虏,还曾经泄私愤无故杀死霸陵尉。而卫青和他相比战绩彪炳,每次作战砍下的脑袋都在《史记》里记着呢,漠北决战更是巅峰之作,卫青为人厚道,与战士同甘共苦,在朝廷低调本分,可以说是个非常好的人。
文章图片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卫青在司马迁心目中的评价不如李广呢?在司马迁看来源于两人的出身。李广是将门世家,出自北地郡李家,祖上是秦国名将李信,有家学渊源,而卫青只是个奴隶。不要小看家学渊源四个字,在一个知识的主要载体书籍尚不普遍的时代,书籍是奢侈品,没有几代的积累是不能形成一定气候的。就好比司马迁自己也是在父亲和祖父等多代人的积累之下,才能写出《史记》一样。换句话说,他们通过知识的垄断企图实现对国家公权力的垄断,而这些人逐渐在两汉之间形成了士族的雏形。
而东汉时代刘秀的兴起就是借了士族的东风,他手下云台二十八将除了部分人以外,都是士族的代表。所以东汉的政权从一开始就是士族与皇族共治的政权。这大概就是当年荀彧想要兴复的汉室吧,与诸葛亮兴复的汉室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由于汉章帝以后,东汉皇帝继位的年纪普遍偏小,于是就有了两条获得最高权力的途径:第一条是士族尤其是高级士族掌握,他们通过与皇族联姻——外戚成为了朝廷的实际掌权者。第二条路被一些贫寒的人掌握,他们受过宫刑成为宦官,然后通过接近年幼的皇帝获得最高权力者的赏识,从而获得最高权力。两个之间相互看不顺眼简直是一定的,于是东汉皇帝一死,外戚就凭借皇帝太小,大杀宦官;然后皇帝为了夺权,再依靠宦官帮忙,杀死外戚,如此循环直至董卓出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种局面士族并不满意,士族希望自己做主,至于皇权,尽量不要干涉士族的权力,最好是不要干涉士族选官的权力。这一点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做到了,于是全体士族一致拥护他代汉。除此之外,士族在政治上的其他诉求似乎不大,只要让他们的家族世代有官做,有特权,那么谁当皇帝就不是个事。
所以,曹丕最后想通了,想让当年的荀彧和现在这帮老臣,于是全体士族一致拥护他代汉。除此之外,士族在政治上的其他诉求似乎不大,只要让他们的家族世代有官做,有特权,那么谁当皇帝就不是个事。
这样一群人是真的会担心天下的兴亡嘛?根本不会。只有曹操、刘备、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会。严格意义上说,他们是一类人,是有理想、有追求、有才能的人,他们的理想就是兼济天下,重建秩序,拯救万民。所以,曹操、刘备才会在乱世中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基业。
诸葛亮也是这样的人。他的理想也是重建秩序,不是东汉的秩序,而是西汉的秩序,因为这种秩序不依赖于士族存在,所以诸葛亮在治理蜀国的时候没有依靠士族的力量,尤其是蜀国本土士族的力量,相反他依靠的是秩序的力量,也就是法治的力量在控制着蜀国的上上下下。
这一点和曹操的做法其实十分相似。曹操的统治过程也试图把士族撇开,自己起炉灶,才有了三下《求贤令》,寻求经世致用的人才,而不是世家大族推崇的道德楷模。表明上看这是选取人才是道德优先还是才能优先的问题,实际上道德优先决定权就把握在地方选举单位手上,因为没有人可以挨个去核实这个人的道德是否合格,就算可以做到道德是否合格也没有办法可判断,就算可以判断的话在实践上也没有办法检验。这就导致道德优先的选人标准变成选官门槛。让寒族人士无法获得良好的评价,从而踏进仕途。
文章图片
才能优先的话决定权就直接被最高权力者掌握,因为一个是否有相应的才能只取决于最高权力者认定这个人是否有才能,这样一来人才的选拔任用就直接归了最高权力者。所以汉武帝选拔卫青,曹操可以挑选五子良将,说道根子上,其实不是所谓的制度问题就是一个权力问题。诸葛亮和曹操一样,用最高权力将重要的人士任免权牢牢的握在自己手里。
稿源:(潮范读史)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sc092abXR020.html
标题: 三国志|诸葛亮与曹操势不两立,但他们其实是同路人(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