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守圉筑墙:环绕苗疆防御体系的建立
明廷最初修筑的边墙,是以军堡的形式存在,并环绕其间的。
宣德五年,贵州铜仁、湖南湘西相继爆发动乱,明将萧授率先在自己所辖防区修筑二十四座军堡,包围其地并分兵戍守。这类军事戍堡,除起到防守作用外,另有收集情报之功效,同时也肩负着“教化招抚”的使命,标志着明廷的统治力量已初步进入苗疆腹地。
贵州与湖南交界的湖南一侧
就是之后苗疆“边墙”的主要针对对象▼
然而好景不长,到正德、嘉靖年间,湘黔边的苗疆再次出现了大规模的叛乱,而明廷也多次派遣大批军队进山征剿。此后明军改制,在西南改设十三处哨所,以收缩防御。同时,嘉靖帝也决定将苗疆委任给地方少数民族出身的永顺、保靖二土司代管,以减轻朝廷负担。
设置在湘西的永顺宣慰司与保靖州宣慰司
对于湖广行省其实是一块很偏僻的区域
(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不过这里是通向贵州的要道,必须要重视起来
(图片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而那十三处哨所,同样借助了地方土司的土兵力量进行防守,不久后又增设了七营三哨,总计共二十三哨,初步形成了一个针对苗疆的弧形防线。
1615年,时任辰沅兵备参政的蔡复一,以“营哨罗布,苗路崎岖,难以阻遏窥观”为由,请求朝廷拨款,沿着原来的23处哨所,从铜仁至保靖,修建了一条绵延三百余里的边墙。
这条边墙最终于天启年间完工,只可惜在明清之际的西南战乱中,早期长城逐渐被废弃。近代学者在当地进行田野调查发现,明代的边墙并不完全倚仗地形来修建,反而是由于汉人屯垦移殖的深入,影响了边墙的修建路线,而这条边墙直至清代,仍被政府视作是汉苗之间的界线。
明代堡哨分布及“边墙”示意图
(图片来自——伍新福.明代湘黔边"苗疆"堡哨"边墙"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2):94-99.)▼
稿源:( 红网举报)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496732.html
标题:湖南|历史屋丨你是不是想问湖南为什么也有长城?(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