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起跑线”勒住的童年需要放飞( 四 )

“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让我感觉孩子尽管才咿呀学语,人生中就不知不觉已经有了几十条起跑线,而作为父母如果不去参与,就好像对不起孩子。”一位两岁孩子的母亲说。

起跑线困惑:别人跑我也跑,起跑线究竟在哪?

尽管许多孩子和家长都似乎被“赢在起跑线”这句话或裹挟或激励着前行,但在记者的采访中,却少有家长能准确说出,起跑线究竟在哪里?到底是什么?

“就好像赛跑,抢跑的焦虑,不抢跑的更焦虑。大家都只是试图通过‘赢在起跑线’抓住一丝安全感。”家长张强说,许多人并不知道起跑线在哪,只是被无形的力量裹挟着,不愿掉队。

“其实所谓起跑线理论就是一种‘焦虑营销’。能让家长们毫不犹豫掏钱的、商家们最大程度获利的营销策略。商家抓住了家长爱孩子的心理,巧妙地将起跑线与家长为孩子烧钱的能力画上等号,谁烧钱的能力强,谁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谁就是爱自己的孩子。”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丁加勇说。

捆绑着课外培训、学区房等物质因素的起跑线观点甚嚣尘上,另一种观点也渐成主流——某网络论坛上有个提问:“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最大的谎言?”排名第一的热门回答引发了数百条讨论,它写着“你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