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化产业 传承历史文脉( 六 )

截至今年上半年,建成覆盖城乡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中心户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文图两馆总分馆建设已实现33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广播"组组响"覆盖率和电视"户户通"工程覆盖率均达到100%。2018年将完成194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县覆盖。

文化扶贫建设阵地摆好"餐桌",文化"大餐"接连不断乐享于民。石柱县文化委指导帮助贫困村扎实开展农村文化下乡活动,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

截至今年6月,开展非遗传承、土家民歌、摆手舞等培训辅导及讲座30期;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文化品牌服务活动,开展全民阅读讲座、展览、推广活动20次;为全县213个村配送图书11715册;实施民生实事流动文化服务进村294场;开展公共文化物联网配送307场;放映农村惠民电影1700余场。

链接》》

古法技艺非遗豆腐干做成产业

年产值2000万元 带动近百户贫困户增收

" 倒流水"位于古时巴盐古道上,是石柱县城进山出河(长江)的重要驿站,因乡场上、下街水势形成倒流而得名。它是石柱县大歇镇流水村旧时用名,当地豆腐干闻名遐迩。据民国《石柱县志》记载:倒流水豆腐干的独特风味和制作工艺兴起于清嘉庆年间,迄今有200年历史。长期以来,勤劳善良的流水村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竹林地下泉水和当地春黄豆资源,采用传统工艺加工豆腐干。南来北往的赶集人把它当作"干盘"(小吃),巴盐古道东进西出的"背脚子"(力夫)将它当成"干粮"(路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