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
大家好 , 欢迎来到国剧60讲第二季 , 我是主讲人李星文 。 今天这一期 , 我们讲讲导演滕华涛的成长经历 , 以及他的几部重点电视剧的创作过程 。
【影艺独舌|“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十年前 , 电视剧是书写世间万物的重要载体 , 许多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和悲喜故事 , 都被创作者以电视剧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 编剧兼导演滕华涛就是一位时代记录者 。
本文插图
从2007年的《双面胶》到2012年的《浮沉》 , 滕华涛作品涉及到“房奴”“反腐”“裸婚”“婆媳关系”“职场潜规则”“国企改革”等一系列热门话题 , 社会反响强烈 。
同时 , 剧中也留下了数位极具特色的都市女性形象 , 诸如《双面胶》里精明独立的胡丽鹃、《蜗居》里为爱痴狂的郭海藻、《王贵与安娜》里聪慧美丽的安娜、《裸婚时代》里勇敢纯粹的童佳倩等 。
本文插图
《双面胶》
滕华涛表示 , 他从来不在剧中预埋话题 , “从剧本到拍摄到播出要一年多 , 你去埋一些话题 , 一年后引爆是不现实的 。 ”他更热衷于展示社会的各个横断面 , 生发的话题更像是战利品 。
时间倒流30年 。 出身导演世家的滕华涛并没有投考导演系 。 他觉得导演是综合性的工作 , 得先学技术性的东西 。 在编剧、录音、美术、摄影等诸多方向中 , 他选择了电影文学系 。
当时 ,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师资力量空前强大 。 王迪教授毕业于苏联莫斯科电影学院 , 回国后创立了文学系 , 讲苏联电影 。 崔子恩是双硕士 。 崔卫平讲中国电影史 。 戴锦华还在给本科生上课 。
滕华涛从各位老师的课程中受益良多 。 但他并没有打算只做编剧 , 而是一直在为当导演做准备 。 他觉得 , 导演要有收拾剧本的能力 , 还要懂得怎么和编剧沟通 。
本文插图
1995年 , 滕华涛本科毕业 。 当时 , 电影行业处于低谷 , 很多影院都改造成了家具城 。 而电视剧行业有一些民营公司露头 , 创造了就业机会 。 滕华涛再次抱着“曲线救国”的想法入了行 。
到了片场 , 他发现电视剧的拍摄和他学的那些欧洲艺术电影是两码事 。 电视剧不需要做太多影像思考 , 关键是讲故事 。
1997年的《危情时刻》 , 是他首部独立执导的作品 。 胡军演刑警队长 , 张国立演劫匪 , 还在上大学的王千源演了刑警队的一个小队员 。
本文插图
创作过程极为辛苦 。 滕华涛尝试使用好莱坞的拍摄手法 , 片场怨声载道 。 大家都跟他说 , “不能这么追求调度 , 没有意义 。 ”但《危情时刻》的收视率不错 , 这部戏之后 , 他在业内站住脚了 。
滕华涛随后执导了《找不着北》《非你不可》《永恒恋人》等剧 , 差不多两年一部 , 跟何冰、王志文、陈坤、吴越、陈建斌等演员都合作过 。 他默默寻找着拍摄方法和风格 , 积累着跟演员磨合的经验 , 也组成了一个工种齐全的核心团队 , 其中就有长期合作的摄影指导曹盾 。
这个时候 , 滕华涛以拍摄现代剧为主 , 也拍电影 。 电影《心中有鬼》的拍摄给了他极大的触动 , 他下决心掌控全局 , 加强表达 , 这才有了《双面胶》 。
2006年 , 滕华涛和曹盾赋闲家中 , 等着电影《心中有鬼》开拍 。 恰在此时 , 滕华涛看到了《双面胶》的文本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