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疫情中女婴孩遭遇巨大肿瘤,如何绝处逢生?( 三 )


“一开始连护士都不相信 , 以为是测量的手法问题 。 但从53 , 54 , 慢慢变到了55 , 56 , 她们再也量不回原来的数字 , 我们知道 , 芊芊肚子里的肿瘤 , 又在生长了 。 ”
可第一期化疗尚未结束 , 医院不能再次给芊芊输化疗药物 。 她只能凭借自己小小的身体 , 与病魔做着抗争 。
国内的疫情也爆发到了最严重的阶段 。 医院开始实施一人陪护制 , 只能留小琴一人在病房里照顾芊芊 。
爸爸住到了医院外边 , 无能为力的他只能日复一日地上网查资料 , 试图给正在与死神赛跑的母女 , 带去哪怕只是渺小的一点点希望 。
医生|疫情中女婴孩遭遇巨大肿瘤,如何绝处逢生?
文章图片
现在的芊芊 , 已经一岁了~
放弃治疗还是寻找可能
最终在杭州争取希望
化验报告终于出了结果 , 结果显示芊芊肿瘤里含有钙化的成分 , 这是畸胎瘤的典型特征 。 但从CT扫描的结果来看 , 肿瘤生长的部位却更加符合肾母细胞瘤 。
医生指出 , 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性 , 芊芊所患的 , 是国内极为罕见的畸胎瘤样的肾母细胞瘤 。 上网仅查到全国有七例病例 , 没有一例是治愈的 。
医生让小琴带芊芊回了趟家 , 跟家人商量一下是否继续治疗 。 “芊芊的爷爷当时和我说 , 不要说是一个人 , 就算它只是家里的一只小鸡 , 它生病了 , 我们都要买药去治 , 更何况她是我们自己的亲人 , 不管花多少钱 , 都要治下去 。 ”
家人的信任给了小琴坚持下去的动力 , 医生建议进行肿瘤切除手术 , 但由于芊芊的肿瘤已经扩大到血管附近 , 手术难度极高 , 九死一生 。
当地医院的医生做不了 , 只能请北京或上海的医生来做 。
“但那时因为疫情 , 哪个医生会愿意来一个城市隔离14天 , 再为一个未满一岁的小女孩做手术?”小琴说 。
小琴问医生:“如果做手术 , 能够把肾保下来吗?”医生说:“你能从手术台走下来 , 就是万幸了 。 ”
“他把我最后的一线希望都扼杀了 。 ”小琴和芊芊爸爸低着头听医生讲话 , 就像老师在训斥两个做了错事的小孩 。
无奈之下 , 小琴还是做出了放弃的决定 。 “上手术台也是死 , 回家也是死 , 那不如带着芊芊回家 , 让她好好地跟家人度过最后的一段时光 。 ”
他们又回了家 。 “那段时间我一次也没带芊芊出门 , 每天就躲在家里陪着她 。 ”
三月 , 春天如约而至 。 芊芊的腹围大到了59厘米 , 但与此同时 , 小琴在芊芊的嘴巴里发现了两颗小小的虎牙 。 “看到她在长牙 , 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在萌发 , 她还在求生 , 我得给她一次活下去的机会 。 ”
医生|疫情中女婴孩遭遇巨大肿瘤,如何绝处逢生?
文章图片
躺在手术台上的芊芊
小琴又开始在茫茫的信息海洋里 , 寻找让芊芊生存的可能 。
她想起当时有位小病友的爸爸说 , 浙江有个医生治儿童肿瘤特别厉害 , 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王金湖医生 。
重燃的希望让小琴兴奋地睡不着觉 , 熬夜收集王金湖医生的信息 。 她看到网络上有个视频 , 介绍王金湖帮助一位名叫小花的小女孩获得了新生 。
“看到小花 , 就像看到了我女儿 , 大大的眼睛 , 瘦瘦的胳膊 , 大大的肚子 。 我和家里人讲 , 小花那个样子都可以活下来 , 我们的芊芊也可以 。 ”小琴说 。 (点击这里看小花的故事:)
良性畸胎瘤成功取出
小芊芊创造生命奇迹
他们再一次踏上了遥远的求医之路 。 路上 , 小琴和丈夫商量:“如果芊芊真的不能从手术台上下来 , 我希望她还能够为这个社会做点事 。 我想把芊芊的眼角膜捐出去 。 ”
他们谁都没想到 , 杭州 , 这座温婉的江南城市 , 竟成了他们的“有福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