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两国争议领土 被国际法庭裁判后 为何反而成为海盗窝?( 三 )


这样就重新点燃了巴卡西这个火药桶 。
随着巴卡西半岛石油资源的一再被发现,尼日利亚与喀麦隆对半岛的争夺变得更加白热化 。
双方于1981年在巴卡西半岛发生首次武装冲突,随后的十多年来,半岛上的武装摩擦不断 。尼日利亚与喀麦隆虽然展开了多次的谈判,但最终也没有达成共识 。
半岛冲突的拉锯战,不但让半岛居民们苦不堪言,也加大了尼日利亚与喀麦隆两国国民的仇恨,双方都认为是对方抢了自己国家的半岛,抢了自己的石油 。
同时,半岛紧张的局势也让各国的石油公司不敢轻易投钱来开发巴卡西半岛的石油 。丰富的石油资源并未让巴卡西半岛居民过上“土豪”的生活 。
澎湃新闻|两国争议领土 被国际法庭裁判后 为何反而成为海盗窝?
文章图片
澎湃新闻|两国争议领土 被国际法庭裁判后 为何反而成为海盗窝?
文章图片
▲巴卡西居民所居住的房子
4.国际法庭宣判后,争议领土变为海盗窝
1994年,喀麦隆将巴卡西半岛的主权争议问题交给了联合国国际法庭 。
在喀麦隆看来,有殖民时期的《英德协定》,以及两国独立后签订的《马鲁阿协定》,他们对胜诉很有信心 。
另一边的尼日利亚看来:殖民时期的《英德协定》,因在协定签订后就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协定并未实际执行,应该作废;《马鲁阿协定》的签订者戈翁,在协定签订后两个月就被国内政权推翻,不能代表尼日利亚 。
尼日利亚主打人情牌,他们声称,住在卡西半岛的30万尼日利亚人都不想成为喀麦隆人,建议通过卡西半岛的人民公投来决定半岛的归属 。
2002年,国际法庭对巴卡西半岛的主权归属作出了裁决,法庭认可了《英德协定》以及《马鲁阿协定》的有效性,将巴卡西半岛的主权判给了喀麦隆 。
澎湃新闻|两国争议领土 被国际法庭裁判后 为何反而成为海盗窝?
文章图片
▲两国间判定的陆地和海洋边界
对于国际法庭的判决,尼日利亚政府最初是不服的,但在联合国和非盟的游说和斡旋下,尼日利亚终于做出了妥协,于2006年6月与喀麦隆共同签订了《格林特里协定》,同意在协定签订60日内从半岛撤军,并于2008年前完成领土划界和移交 。
澎湃新闻|两国争议领土 被国际法庭裁判后 为何反而成为海盗窝?
文章图片
▲在联合国时任秘书长安南(中)的见证下,喀尼两国于2006年协议解决巴卡西半岛归属问题
澎湃新闻|两国争议领土 被国际法庭裁判后 为何反而成为海盗窝?
文章图片
▲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举行的国宴上,两国总统碰杯
尼日利亚政府的妥协引起了尼日利亚民众和巴卡西半岛居民的强烈不满 。尼日利亚民众觉得政府软弱的做法,是将祖先留给尼日利亚的巨大财富拱手于人 。
澎湃新闻|两国争议领土 被国际法庭裁判后 为何反而成为海盗窝?
文章图片
▲巴卡西半岛上升起了尼日利亚国旗
原先管理着巴卡西半岛上76口油井的克里斯河州,首当其冲 。
主权交接后,克里斯河州政府管理的油井要全部移交给喀麦隆格瓦·伊博州,这无论是对克里斯河州政府还是民众的影响都特别大,当地政府和民众不断抗议,给尼日利亚联邦政府施压 。
澎湃新闻|两国争议领土 被国际法庭裁判后 为何反而成为海盗窝?
文章图片
澎湃新闻|两国争议领土 被国际法庭裁判后 为何反而成为海盗窝?
文章图片
▲要求回到尼日利亚的巴卡西居民
那些在巴卡西半岛上居住的尼日利亚居民,只能选择在移民到尼日利亚其它地区,或者是改变国籍留在喀麦隆境内 。无论哪种选择,对他们来说都异常艰难 。
澎湃新闻|两国争议领土 被国际法庭裁判后 为何反而成为海盗窝?
文章图片
▲一名生活在巴卡西的妇女和她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