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晨刊|父母忍不住想指导 可一提学习就互怼 家有中学生真是不好管

■周明杰
孩子处在中学生这个特定的阶段 , 一家人该如何相处 , 这成为很多中学生家长群中热点话题之一 。涉及未成年人的负面事件频繁传出 , 也加深了父母们的焦虑 。
虽然多数家庭的父母或者孩子都不会出现过激行为 , 但是“不敢管”“不听话了”成为很多家长共同的感受;而“爸妈从头管到脚”“烦” , 也是很多孩子的共同看法 。
现状
家长互勉“多做饭少说话”
杨霞每天晚上都会去离家两公里开外的超市 , 多数时候只是闲逛 。这个行程对杨霞来说 , 并不是生活需要 , 而是她个人的精神需求 , “在家里忍不住会对孩子提要求 , 人家不愿意听 , 我不想跟他起冲突 , 咱们做家长的 , 后退一步 , 干脆回避吧 。”
杨霞家的女儿今年初三 , 最近学校组织的两次考试 , 成绩下滑不少 。“数学是弱项 , 物理化学也在补课 。语文的阅读理解也总是有偏差 , 这两次作文也都写不到点上 。”杨霞花了很多时间给孩子做了错题总结 , 女儿翻了翻就丢到了一边;尽管杨霞夫妻二人都是博士毕业 , 但女儿拒绝和他们分享讨论学习方法、学习心得 ,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 , 你们觉得好的 , 对我没什么用处 。”
父母急于指导、帮助孩子的学习 , 但孩子拒绝讨论问题、拒绝父母的意见 , 这个场景在不少中学生家庭里都很常见 。不少父母聊起家里的中学生时 , 都会提到这个问题 , 并且互相分享经验“做好后勤 , 管住嘴巴”“多做饭 , 少说话” , 也会自我安慰 , “孩子在学校里感受的学习压力太大了 , 跟我们发泄发泄也好”“只要孩子心理健康 , 就是咱们教育成功” 。
底线
家长和孩子间要有边界
怕刺激到孩子 , 其实是很多中学生家长的共同想法 , 也是家长了解到涉及中学生的负面事件后 , 颇为一致的感受 。
之前的诸多事件 ,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宗春山也关注过 , 他觉得如今的家庭教育出了两个问题——表面上 , 家长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 让孩子没有尊严;另外一个深层的问题 , 则是家长和孩子没有边界 。
“家长和孩子把对方的失败和耻辱当作自己的失败 。”于是家长觉得孩子丢了他的人 , 而孩子觉得“既然我是你的一部分 , 还给你 , 也让你一生不得安宁 。”
“自杀是一种攻击行为 , 攻击自己 , 也是攻击不满 。这些事件不只是教育问题 , 也是家长没有做好心理成长造成的 。”宗春山说 , 孩子成为中学生后 , 思维方式与成人已经类似 , 而且也渴望获得跟成年人平等的地位 , 这个时候容易有冲突 , 冲突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方式没有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 , 孩子长大了 , 父母却没有成长 。
“如果我们父母不懂得教育方法 , 那就做好最基本的一条 , 尊重孩子 。尊重他和我们不一样 , 他可以和我们有不一样的想法 , 他可以犯错误 , 他可能会失败 。”宗春山说 , 现实中 , 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就是“你不应该有问题 , 你不应该犯错误 , 你应该一帆风顺” 。这种非理性的教育观念 , 会让家长不断地把自己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对比 , 这种对比在伤害孩子的同时也伤害家长 , 家长的无力感和挫败感积累多了 , 就会转移到孩子身上 , 对孩子进行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