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内卷”:竞争还是内耗( 二 )


“随着竞争的加剧,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争取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也就被‘内卷’驱使着前进,并不断克服困难 。”陈佳颖说,“即便这种前行是被动的,但当我们做到之后,再回头看,就会发现:那些自己曾经认为的困难,其实也不过如此吧” 。
此前,有媒体就中国顶尖高校中“绩点为王”的现象进行报道,并表示不少顶尖高校的学生因“内卷”而迷茫,“这些中国最聪明的年轻人在极度竞争中,成功压倒成长,同伴彼此PK,精疲力竭 。”
有大学生认为,竞争本就一直存在,网络上关于“内卷”的讨论更多是在贩卖焦虑 。
贺如松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精密仪器系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和上热搜的“清华学神”在同一个系 。
“骑车不忘看电脑的那位同学,他学习态度很踏实,我很佩服他 。他其实不是网友调侃的那种‘天才’,但一直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贺如松说,“他其实也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既能好好学习,也能好好玩耍,我觉得这种心态很好” 。
贺如松已经在清华园度过了4年的时光 。回想起来,他觉得自己并没有明显地感受到内卷 。“我身边的同学也没怎么觉得被‘内卷’了,可能我们都比较佛系吧 。至于那些特别厉害的‘大佬’,他们本来就能力很强,谈何‘卷’呢?对于想要完成的目标,我通过一般化的努力都能达到 。不过如果有时竞争实在太大,那我也会直接放弃 。”贺如松说 。
贺如松认为,现在网络上关于“内卷”的讨论,从本质上看还是以贩卖焦虑的居多,理性表达很少 。大多数人的视线仅聚焦于“内卷”之下的激烈竞争,却在实际生活中碌碌无为,继续做着“咸鱼” 。“对大多数人来说,竞争本就存在,想往高处走就势必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口嗨’无济于事,不如多花点时间泡图书馆” 。
如何不被“卷”?竞争并不是量的比拼
如今,从大学生中“出圈”的“内卷”一词出现在各行各业中,成为无处释放的社会压力的代名词 。人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小的社会,对于正在经历“内卷”的大学生来说,如何正确看待“内卷”,并从“内卷”中脱身,是一个重要课题 。
当大学进入“严字当头”的时代,严把教学关、为大学生增负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大学生也就自然感受到了更大的学业压力 。压力并不是逃避的借口,适当的学业负担是帮助大学生成长的良药 。但是,如何积极看待这样的压力,不仅需要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也需要高校给予相应的指导 。
“学生说的内卷,往往想表达这样一种困惑:自己明明忙忙碌碌,学得很刻苦认真,但是好像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突破,并没有提高太多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
对未来的迷茫、对当下的困惑,让不少大学生陷入“内卷” 。2019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一项调查显示,29.2%的被调查本科学生既无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自主性学业参与也较低,32.8%的学生虽抱有清晰的自我发展目标定位、却在行动上滞后 。在本科院校中,近42%在校生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生涯规划 。
陈阳表示,“内卷化”本身是一个人类学的学术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 。在中国,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最早用“内卷”来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 。有学生把“内卷”看成竞争,认为高强度的竞争使人精疲力竭 。“严格来说,这种理解其实脱离了吉尔茨、黄宗智的初衷” 。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于涵宇在工作发现,很多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也时常陷入“内卷”中 。
【大学生的“内卷”:竞争还是内耗】 “比如说,有的毕业生找工作,如果我看你发朋友圈说,你这周参加10场宣讲,下周我就铆足劲儿参加20场,而且我的简历要花很多时间精力,甚至付费去排版美化 。”于涵宇说 。
“现在内卷更多地表达一种消耗精力的死循环 。其实作为辅导员,我个人也是能理解这种竞争和一定程度上的攀比心理,但是我们现在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就会更加希望学生要有意识去思考,不要让自己进入这个陀螺式的死循环中 。”于涵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