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姜子牙》主要讲述了封神大战后姜子牙因一时之过被贬下凡间 , 失去神力 , 被世人唾弃 , 之后姜子牙踏上旅途寻回自我的故事 。
面对外界的“差评” , 《姜子牙》导演程腾、联合导演李夏打起了圆场 , “故事情节设计确实存在一种冒险的精神 , 就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完全不同的一个姜子牙 。 ”
市场今年之所以对光线传媒如此厚待 , 很大原因就是对《姜子牙》给予了厚望 。
把《姜子牙》的失利描述成一次冒险行为 , 显然难以服众 。
不过《姜子牙》影片的确是讲述了一个中年人的失意和挣扎 , 而在影片之外光线传媒也恰恰迎来了自己的中年危机 。
表面上看 , 《哪吒》收获的高票房对光线传媒是个巨大的压力 , 存在盈利天花板的嫌疑 , 从而引起这次不受市场待见 。
实际上 , 从光线传媒近几年的财报来看 , 其经营情况也并不如人意 。 2015年至2019年 , 光线传媒营收分别为15.23亿元、17.31亿元、18.43亿元、14.92亿元、28.29亿元 。
本文图片
有意思的是 , 光线传媒营收增速在连续4年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 , 于2019年猛然上扬 。
根据光线传媒2019年7月底发布的公告 , 当时《哪吒》的9亿票房 , 公司预计实现营收2.03亿—2.43亿元 。 按此推算 , 以《哪吒》最后的票房总计是50亿(中国影史排名第二 , 第一是《战狼》) , 光线传媒的营收应该可以达到11亿—14亿元 。
换而言之 , 一部《哪吒》的票房扛起了光线传媒全年近50%的营收大旗 。 2019年若非有《哪吒》 , 善于“以小博大 , 制造爆款”的光线传媒难言翻身 。
此前 , 光线传媒陆续上映了《妙先生》《荞麦疯长》等影片 , 但票房效果不尽人意;虽参与出品了《八佰》 , 但凭该片挣钱的主力军却是华谊兄弟 。
对于光线传媒来说 , 由于内容制作周期等方面的原因 , 在内容储备上不仅有大小年 , 加上盈利模式相对单一 , 故时常面临着因单一爆款被资本市场追捧后 , 因无法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 而又被资本市场“冷落” 。 《姜子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
如同《哪吒》片尾的《姜子牙》彩蛋一般 , 《姜子牙》的片尾彩蛋又将“接力棒”交接给了《深海》 。
据出品方彩条屋方面的口径 , 《姜子牙》和《哪吒》是平行开发的两个项目 , 导演、团队和制作上彼此独立 。
作为接下来光线传媒最重点的动画项目 , 这部由《大圣归来》团队打造的科幻悬疑动画 , 似乎又有了更多的不定数 。
所有这一切都只是个开始
光线传媒这家影视传媒公司由王长田在1998年创立 , 以电视娱乐节目制作起家 , 《音乐风云榜》、《娱乐现场》等就是光线传媒制作的 。
随着光线在娱乐圈积累的大量人脉 , 也在全国各个层级的电视台积累了广泛的宣发网络和广告主资源 。 由此 , 2004年光线由电影发行起步 , 尝试切入电影行业 , 并一度成为国内第二大民营电影发行公司 。
凭借着在电影发行积累的经验和资金 , 2009年光线传媒又由电影发行转向了电影的制片和投资 , 《画皮》、《伤城》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
总体而言 , 光线传媒前期在项目选择比较保守 , 主要以投资小成本电影为主 , 并着重扶持新导演 。
意料之外的是 , 2012-2013年投资的徐峥处女作《泰囧》、赵薇处女座《致青春》均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 如此一来 , 光线在电影制作领域名声大噪 , 开始跻身国内制片公司的第一梯队 。
彼时 , 尝到甜头的光线改变了发展策略 , 开始从保守向激进转变 , 在此期间同时进军电视剧行业和动画电影制作 。
2015年 , 光线传媒成立孙公司彩条屋 , 在动画电影领域发力 。
稿源:(财经无忌)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2YU0292020.html
标题:国庆档|国庆档最具争议电影!票房“10亿+”却让背后公司蒸发超百亿(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