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云锋基金接盘 , 赚得盆满钵满
录音显示 , 中融信托曾与工银国际、深圳市前海汇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云锋基金有过沟通 , 最终按照澜起科技18亿美元的估值 , 将所持股权转让给了云锋基金 。 目前澜起科技总市值近千亿元 。 云锋基金由阿里创始人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共同发起 , 近年来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布局 。 在2019年云锋基金全球投资者大会上 , 官宣成立9年以来的平均年回报率达30% 。
中融信托是国内信托业第一梯队的企业 , 连续多年获评A类信托公司 。 中融信托直销能力很强 , 其直销品牌——中融财富经过5年多发展 , 到2019年底时已有3万多个人客户、近2000家机构客户 。 其权益类信托业务一直很出色 , 但也有不少产品出现退出问题 , 且多集中于港股和A股定增 。 《红周刊》此前曾报道过中融信托·助金80号、融珲6号分别投向*ST济堂、红星美凯龙(01528.HK)一事 , 其最终严重亏损、延期清算 , 引发与投资人的矛盾 。
IPO发审政策埋下隐患
交易链条、关联交易是诉讼关键点
上述纷争绝非孤例 。 此前8月底的爆款文章“胡祖六你的良心不会痛吗”就揭开了春华资本、平安信托在蚂蚁金服股权转让一事中的类似猫腻 。
据《红周刊》采访人员向投资人何先生、胡先生了解到 , 平安信托在2011年成立了“平安财富·秋实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 并指定胡祖六团队的春华资本为管理人 。 信托资金通过平安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入股春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最终投向蚂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更名前为蚂蚁金服)、华夏基金等3个优质项目 。 信托计划在2018年清算 , 投资人本金 收益仅105万元 。 这引起了投资人的不满 , 后者向深圳福田区法院起诉了春华资本、平安信托 。
《红周刊》采访人员留意到 , 上述两起信托计划的清算均发生于2018年 。 彼时“独角兽”在国内的上市前景已经明朗 , 可为何上述两只信托计划均选择草草清算呢?究其背后原因 , 或与监管部门2017年开始清理拟IPO公司“三类股东”现象(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有关 。 在2018年1月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 , 发言人明确表态:三类股东可能存在层层嵌套、高杠杆、股东身份不透明、无法穿透等问题 , 证监会在IPO发审中对其重点关注 。 为配合发审政策调整 , 不少企业也在IPO前主动清理了“三类股东” , 而这或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如今信托公司和委托人争端的导火索 。
争端如何解决?上述两宗纠纷的投资人均选择了起诉信托公司 , 且都进入了诉讼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原森泰律师向采访人员表示 , 一般而言 , 在资管计划纠纷案件的审理中 , 法院会重点关注几方面的内容:一 , 交易链条 , “不少资管计划和最终标的之间的链条很复杂 , 往往有多层嵌套 , 既涉及到LP/GP的权责定义 , 有的还通过境外实体来投资境内公司 , 架构更复杂” 。 这样一来 , 出资人和底层资产的实际管理人的责任如何确定 , 就比较棘手;二 , 关联交易 , 此举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 。 “关联交易可以存在 , 但需要有完整的审议、风控和决策流程 , 并且价格要合理” , 以及向投资人作出充分披露 。 但这一点的取证很繁困难;三 , 是否客观存在IPO前清理股东的压力 。 在2018年之前 , 证监部门确实在IPO发审中对信托类型股东的关注度很高 , 因为涉及投资人太多、穿透难度较大 , “目前证监部门已放开了这个口子 , 只要在监管部门备案就好” , 但仍有券商和拟IPO公司可能会在上市前清理信托类股东 。 “如果最底层资产的处置中存在关联交易 , 这方面是否需征得出资人的同意 , 需要看资管合同中的具体约定” 。
本文图片
稿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1OFN92020.html
标题:澜起科技|澜起科技上市后估值大涨引爆矛盾 投资人指责中融信托过早清算有猫腻(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