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我过去参加过若干次关于养老保障体制的会议,多数情况下都是从经济角度分析为什么当前体制不可持续、需要改革 。实际上,这些经济分析真正取得全面共识是很不容易的,无论什么时候总有争议 。因为有人会从长期的角度看,有人会从短期的角度看,有人会从不同部门的可行性看,有人会从不同的利益集团角度看,完全统一并不容易 。假定这些分析大致上取得了共识,那么我们需要做哪些事情?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
计算养老金缺口和发挥养老金缴费制度的激励作用非常重要
应对老龄化提出的严峻挑战,有关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要更加精确计算未来养老金缺口有多大 。这个计算取决于有关假设,比如未来人均预期寿命 。这些假设也可以是一种分布,有正态分布的顶点,同时也有两边的概率分布,加上几种可能的政策作用,未来分析的结论会是一个区间 。严格来说,方法上应使用动态系统模拟(simulation)来测算,而不是典型意义上的保险精算(actuary) 。
第二,构建企业和个人的激励机制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以及总的减税方针下降低了养老金缴费率 。按理说,老龄化情况下,养老金缺口在扩大,本应该提高缴费率、增加收入,之所以要降费率,是因为现行体制下,养老金不能作为企业对劳动者的报酬;作为个人来讲,它也没有体现劳动报酬的激励机制 。激励作用下降,导致生产率下降,表现为企业活力下降 。尽管养老金缺口正在扩大,有些省份开始出现“窟窿”,但仍不得不下调养老金缴费率 。也就是说,在机制设计时,养老金在企业活力、激励方面的重要作用应该考虑在内 。
提高个人账户在养老金三支柱中所占的比重较
应该大幅度增加个人账户在养老金三支柱中所占的比重 。充分发挥个人账户的激励作用,一是对生产率的激励,二是对个人供款的激励,避免再次出现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吃大锅饭”的道德风险 。三支柱的定义和划分及比例关系是很重要的 。在此可能需要注意到,我国目前官方对三支柱口径的定义与国际通行理解(如来自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的定义)是有所不同的,这使得国际上比较容易出现误解 。
用历史还原法处理代际差异以实现养老金体制过渡
要考虑借助过去住房改革经验,采用历史还原的办法,来处理过去不同年代的人和不同工作岗位的人个人账户“空缺”的问题 。未来的体制究竟什么样是好的,国际上还是比较有共识的,但是,养老保障体系是跨代的,从一种体制过渡到另外一种体制,存在着过渡性的困难 。
中国以往老年人、中年人、各种不同年代的人处于不同体制下,造成了扩大推行个人账户的体制过渡的实际困难 。有些住房改革的经验,是根据工作年限、所处职位计算出一个分数,这个分数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过去应该得到的住房购买力 。通过折算,可以使相当一部分已经工作几十年的人能够低价或者无偿拿到“房改房” 。这个思路和欧洲几个国家推行的“名义个人账户”(NDC)也是接近的 。如果不采用历史还原的办法折算个人账户,或者如果做不好这件事情,则扩大推行个人账户占比存在公平性和合理性问题,自然导致很多人反对扩大个人账户的推行 。
中国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在推行“名义个人账户”的时候,对农民需要特殊处理 。一直以来,中国的政策是,没有进城的农民,他的养老有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这两块管着,外加低保 。如果某个农民种了若干年地,后来又进城打工也不再回乡了,可以从他开始打工的时候进行“名义个人账户”的计算 。这样做可以防止农民工“两边都占”,财政部一直对这个问题有所考虑 。
应明确企业和个人缴费全部供入个人账户
应该重新理顺养老金公司缴费和个人账户的关系 。过去是企业交20%,个人交8% 。企业20%的部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就往下减,现在减到16% 。8%理论上缴到个人账户,但是在不少地方养老金体系有亏空,8%也保不住实账,个人账户只是名义上属于个人,在实际运行中往往被挪用来填补同期养老金支出的缺口,被称为“空账” 。而且,个人账户究竟作了什么投资、有什么经营回报,透明度也不高 。
稿源:(中国金融杂志)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hn10109600962020.html
标题:中国金融杂志|周小川:要更精确计算养老金缺口 划拨国有资本做实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