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项目总结|企业级管理系统实战

编辑导语:互联网协同办公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办公方式,此时,企业级管理系统需要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以配合协同办公形式,提升内部人效与员工体验感。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实际案例,总结了企业级管理系统的优化途径,一起来看一下。

wor|项目总结|企业级管理系统实战
文章插图
一、前言疫情后,随着协同办公的崛起,巨头互联网智能办公的出圈,企业开始关注于怎么对内部做服务设计,提升人效,提升员工幸福感,所以慢慢地出现了b端产品c端化,体验不好的产品,我们就自己研发,58也在这条路上跃跃欲试。
二、背景简述大型企业由于员工上万,所以对于人才管理的系统基本都是购买国外垂直类的顶尖系统,而拥有5w+员工的58,则是采购的国外的WORKDAY系统。
但是,由于服务器在国外,所以对于好多操作请求都非常的耗时间,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人才数据这么重要的核心内容,也在人家手里,万一哪天国际形势非常严峻了,呸,希望不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我们要像邓稼先老先生研发原子弹一样,核心数据我们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里通过双钻模型来简单阐述整个项目的流程。

wor|项目总结|企业级管理系统实战
文章插图
三、探索阶段如果你想做好一款B端产品,首先要了解他的业务形态,因为b端客户不像c端用户那么单一,在整个业务链条里,每个角色负责不一样的模块,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单一的用户痛点,而是怎么把整个链条做的更通顺便捷。
然而一款强大的b端系统的复杂度远远是你不可想象的,毕竟人家国外顶尖系统有上万人在研究呢。所以我们目前的目标就是先解决58的个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1. 深入业务首先,我们对业务进行专家访谈,向专家了解业务,对基础认知进行了桌面调研,对用户角色进行焦点小组访谈,整理出58内的HR业务形态及分工模型。

wor|项目总结|企业级管理系统实战
文章插图
2. 竞品研究设计师与业务一起使用竞品,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款专业类的垂直软件,市场上可参考的竞品其实不多,即便是可以找到的资料,也只是寥寥的几个界面。
于是我们充当客户去找资料,最后搜集了国外3款、国内2款同类可参考的软件,并通过不停地与业务碰撞,探索适合58的模式。
四、定义阶段1. 与业务握手通过前期的调研,我们了解到业务中销售岗位的入职次数是最高的,所以业务痛点也是最集中的,所以我们在销售入职日探访了58北京分公司,实地观察入职的各个环节,以及每个角色的分工及权限,并在当晚与他们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访谈,让我们的设计定义更加聚焦。
2. 确定设计目标通过前期的用户角色分类调研,以及对痛点的归类分析,我们得出了两个关键需求:线上化与自动化、操作模式本土化。对于如此庞大的系统,如果按功能去梳理,那是很不现实的,怎么能更快速又能更直观呢?
转变思维,从业务角度转为服务角度。我们服务的是业务,业务服务的是员工,然后系统都是围绕着员工在职场的各个环节来解决问题的,所以我们围绕着员工绘制了职业生命周期全景图。

wor|项目总结|企业级管理系统实战
文章插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角色的工作及配合方式、工作效率及提升空间、各环节各角色的满意度及可优化的方向,再通过对任务节点、交棒时刻、过程体验的梳理优化,最后达到一个最终的理想状态。
五、设计阶段整个功能流程梳理下来后,系统页面已经预估到了400+,而我们的排期倒推下来只有8个月的时间,如果按正常的设计流程“全部模块业务需求→系统信息架构设计/修正→各模块交互设计修正”来做的话,黄花菜都凉了,那怎么在紧张的排期内快速输出还不会出错呢?
1. 利用MVP思维,拆解最小业务单元通过与业务、产品讨论,我们选用具有业务闭环属性,最具业务代表性的最小业务单元,并做快速的验证,通过不断探索,实现现实中的设计流程。

wor|项目总结|企业级管理系统实战
文章插图
wor|项目总结|企业级管理系统实战】再通过对页面的解离,抽象出三大龙骨页面类型,再配合规范、控件组成系统的血肉,最后达到了27倍的产出效率,我们让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提前完成了。

wor|项目总结|企业级管理系统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