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ance|冰箱行业的2021:产品不仅要制冷,创新迫切要“狂热”( 三 )


在智能冰箱的创新方面 , 但凡涉及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创新”行为 , 建议事先进行用户大数据调研 , 了解到消费者的真实想法后 , 在大部分消费者认同的情况下 , 再进行适度的创新为佳 。
笔者通过在电商渠道搜索“智能冰箱”发现 , 目前带有“大屏”的冰箱主要集中在两万或以上的产品中 。 智慧屏功能丰富 , 可以提供图形化的界面控制冰箱 , 实时显示冰箱的运行状态 , 监控食物的保鲜情况 。 连接到WiFi后 , 它就像一个镶嵌在冰箱箱门上的大尺寸平板电脑 。 用户还能在这个大屏上完成购物 , 查看烹饪教程等操作 。 冰箱智能化升级不能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 , 企业想要在智能冰箱市场获得长远发展 , 不仅要持续提升保鲜技术和健康除菌解决方案 , 还需要在用户使用体验内容和增值服务上多下功夫 。
5、市场持续集中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 冰箱行业的品牌集中度逐年提升 。 数据显示 , 2021年上半年 , 5大线上渠道冰箱品牌表现 , 海尔继续独领风骚 , 以39.22%的销售额市占率遥遥领先于其它品牌 , 同比去年提升5.1% 。 美的、容声、西门子、美菱、海信、松下、TCL、康佳、新飞 , 分居销售额榜单的第2-10名 。 冰箱市场份额向头部品牌集中 , 头部品牌聚焦效应愈发明显 。
今年“双11”期间 , 冰箱市场零售规模达到282万台(同比增长7.8%)、77亿元(同比增长12.2%) 。 京东冰箱品牌销量榜top10显示 , 海尔冰箱以绝对优势霸榜第一 , 美的、西门子、容声和美菱依次为第二到第五名 。 第六到第十名分别为松下、卡萨帝、TCL、海信和统帅 。
点评:2021年 , 冰箱行业面对疫情的冲击 , 中小企业的抗压能力较弱 , 经营压力愈演愈烈 , 而头部品牌的抗风险能力强 , 通过渠道转移、创新性营销、多元化产品矩阵吸引消费者 , 进一步加剧了品牌集中度 。

 图片来源于电商产品截图
今年 , 海尔系、美的系、海信系基本主导了整个市场 , 他们通过品牌多元化布局收割不同的细分市场 , 这也在持续挤压二三线品牌的生存空间 , 导致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 国内冰箱市场竞争转向高端化 , 保鲜、除菌和智能化等方面 , 龙头企业采取多元化品牌布局获得成效 , 如海尔的卡萨帝在万元价格线以上占有稳固地位;外销市场美的、海信表现出色 , 目前出口面临回调压力 , 龙头企业的韧性更强 。
明年 , 冰箱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 相关企业在抢占市场 , 创建新格局时需要注意供给需求、创新需求和新的循环 , 从业企业需根据这些因素来调整自己的发展和目标 。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复苏 , 冰箱产业必将迈向更高阶段 。
从中国冰箱产业在2021年的表现看 , 企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升产品和创新实力 , 已经为产业稳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
6、碳中和受“碳中和”战略影响 , 家电企业在节约水电、提升能效和环保材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 2021年 , 包括海尔、美的、海信等品牌先后发布了采用升级保温材料发泡剂的冰箱产品 , 并积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 平衡实用性与节能性 , 正在探索冰箱低碳的理想路径 。
点评:近两年来 , 低碳、碳中和、节能、环保等和“双碳”目标密切相关的词句在家电行业高频次出现 , 受此影响 , 我国冰箱行业已经朝着实现“双碳”目标迈进 。 随着《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出台及实施 , 加速了我国冰箱行业低能效产品快速出清、能效水平快速提升的脚步 , 带动冰箱行业朝着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
除此之外 , 冰箱企业还在环保材料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升级 。 其中 , 在发泡剂材料的环保升级上 , 已经在多个冰箱产品实现落地 。 在产品原料上发泡剂适用于掌握冰箱保温效果的箱体发泡层中 , 虽然只是发泡材料中的一个组分 , 但30多年来 , 发泡剂经历了数次技术转换 , 愈加节能环保 。
海尔冰箱采用生物质聚氨酯黑料作为保温发泡材料 , 其生物质原料含量约达60% , 大大降低了碳排放;海信容声冰箱搭载第四代发泡技术 , 得到了来自于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支持的HFC-245fa削减示范项目 , 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冰箱发泡剂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范围的示范项目;美的冰箱采用霍尼韦尔新一代具有低全球变暖潜值的隔热材料发泡剂材料Solstice LBA , 安全不可燃 , 提高8%~10%的能效水平 。
笔者认为 , 在冰箱产品的节能之路上 , 除了功能创新之外 , 制作材料的环保升级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 拓宽了冰箱产品的节能之路 。 高效的保温材料 , 在减小冰箱占地面积的同时又能实现更好的保温效果 , 能进一步达到节能目的 。 对于冰箱企业来说 , 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 平衡实用性与节能性 , 才是国内厂商降低碳排放量的理想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