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在疫情期间给我和宝宝的照顾,这段特殊的回忆相信一定会让我终身难忘。”12月20日一大早,刚刚晋升为妈妈的刘女士收拾好行李带着刚出生的宝宝准备出院回家。在镇海区实施临时封闭管理措施的这段日子里,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总院产科累计收治入院孕产妇106人,迎来了90个“抗疫宝宝”的顺利降生,圆满完成了疫情期间保障全区孕产妇健康安全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文章插图
12月6日,本该是一个普通而又忙碌的工作日,却因为疫情的到来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早上九点多,一位家住临江小区怀孕34周的准妈妈因胎膜早破被紧急送进了产科,在科室人手紧缺的情况下通过多科合作,疫情下的第一个“抗疫宝宝”顺利经剖宫产手术分娩,成为驱散疫情阴霾的一束阳光。
因为疫情的出现,全区的孕产妇都集中到了总院产科,与其他科室相比,产科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医护人员需要时刻关注产程进展与变化,甚至陪伴在旁加油鼓劲,突然成倍增加的工作量对于当时本就人手不足的科室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上班时间几乎脚不沾地,24小时连轴转已是常态,把诊室当成临时的家,没有一个人有任何怨言,科室内留守的医务人员加班加点地完成了所有工作。
文章插图
为了缓解孕产妇在疫情之下的焦急和忧虑,时刻保持愉悦心情,产科医护人员还将蛟川街道管控区内临近分娩的孕妇组建微信群,一有空就上线耐心细致回答准妈妈们的疑惑,帮助安排产检和住院事宜。同时,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管理的前提下,科室还抽调专人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不断加大人文关怀服务,使每一位入院孕产妇充分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宝宝的啼哭声,家人开心的笑声,是我们最喜欢听到的声音。”产科主任贺波表示“一个身体,两条生命,孕产妇安全是我们产科的生命线,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 总院|打通“生命之路” 镇海迎来了90个“抗疫宝宝”】(蓝媒联盟·镇海区新闻中心采访人员 韩林雍 陈朔愉 通讯员 王云鸿)
- 孕期|怀孕时,婆婆该“出钱”还是该“出力”?孕妈最有发言权
- 孕妇|孕妇生下罕见“双头婴”,众人都来围观,专家的话却令人担忧
- 宝宝|孕妇肚子能不能随便摸?孕妈当心,出现这4种情况尽量少摸肚子
- 肚子|孕检时,医生会用这3句话“暗示”宝宝性别,别再傻傻错过了
- 占地方|养娃后钱都去哪了这些“鸡肋”的母婴用品,希望你没买过!
- 优生|娃出生的体重不仅代表健康,跟智力也有关系,这个体重智力最好
- 症状|“胎毒”是什么?有必要去“胎毒”吗?
- 南書房|还记得“第一巨人”鲍喜顺吗,曾不顾医生反对生下一娃,现怎样
- 生育年龄|孩子出生时间有讲究,能在这3个时间段出生,他们会自带“福气”
- 孕育|39年前,英国妈妈诞下“娘子军团”,6胞胎女儿同框长大超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