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宫|“猴王英雄”的诞生背后,通过《大闹天宫》展现压迫与反抗的对峙( 二 )



影片的构图正是为塑造和凸显这一人民英雄形象而设计的 。
压迫与反抗在整部电影中 , 孙悟空与玉帝几乎不出现在同一画框中 , 这代表了二人的势不两立 。 而仅有的两次同框 , 则意味深长 。

  • 第一次同框 , 玉帝只出现了脚部 。 紧接着的画面 , 是以种仰视的视角来呈现玉帝 。 玉帝作为一个压迫者的形象由此跃然银幕 。
  • 但到第二次同框时 , 孙悟空已踏碎灵 。 画面以从孙悟空后方仰视的角度来表现 , 孙悟空看起来无比高大 , 远处的玉帝则显得十分渺小 。

人民英雄便在这种对压迫者的驱逐中获得了血肉 。
延续这一英雄思路 , 导演万鸣对故事的结局进行了大胆的改动 。 熟悉《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 , 孙悟空大闹天的结局是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 , 而在《大闹天宫》这部动画中 , 如来佛祖没有出现 , 孙悟空没有被打倒 , 他回到了花果山 , 胜利就是故事的终局 。 这不经意地显露了60年代“青春”文化的气息 , 也表达了当时的中国对“新人”的呼唤:

这是不会被打败的反抗之力 , 这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青春豪情 , 面对着深沉黑暗的现状 , 它终将以“中国英雄”的光芒刺破一切压抑 , 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美好明天 。
结语:【大闹天宫|“猴王英雄”的诞生背后,通过《大闹天宫》展现压迫与反抗的对峙】悟空不死 , 大圣归来 。 或许 , 这是今天美猴王对于我们的意义所在 。 《大闹天宫》绝非是传统《西游记》里的那个故事 , 更多表现的是压迫下的反抗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