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谈教育:孩子的成功,不全是教育出来的。所以,你要怎样教育孩子?
那些“成功”的孩子,不全是教育出来的。
现在市面上有各种书籍,比如孩子上了北大的、上了哈佛的、上了某著名中学的,都在出书。
这样的书,的确也很受欢迎。
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人家家长育儿鸡娃的经历,还可以接收到升学过程中的一些信息。
【 孩子|谈教育:孩子的成功,不全是教育出来的。所以,你要怎样教育孩子?】但是,我说句不中听的话,可别以为买了这样的书,照着人家的做法去做了,就也能让孩子也达到人家孩子的同样结果。
为什么?
因为孩子的成功,不全是教育出来的。
1
成功都有偶然性
其实,你这样想吧,和这些作者有着同样目标的家长应该不在少数,甚至有的在做法上更加科学更加励志,然而在结果上却只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能不说,他们的成功有概率和运气的成分,也跟他们孩子的自身条件有很大关系。
也就是说,他们的孩子能考进那些名校,真不是因为家长那样的教育就可以实现的,而是有一定的偶然性。假如出现另外一种偶然性,比如他们孩子在考场上某个题目出现失误,就有可能完全改写最终的结果了,那样的话,你还会认可这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吗?
而那个时候,就应该是另外一些“成功”的家长出来,写自己的育儿方法了。对吧?
所以,不是说成功者的方法就一定多么好,多么有效,千万不要眼看着别人的成功,就以为他所做的都值得学习。一定要知道,成功,真的不是方法决定的。
同时,在这样的一些书大行其道畅销市场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真正的教育家,或者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士,却往往没见怎么讲自己孩子的“成功”经历。
为什么?
很可能是,他们家的孩子,实际上未必那么“成功”。
一些中学名师,送出了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但自己的孩子可能只考上专科;
一些大学教授,带出了大批学业有成的硕士博士,但自己的孩子就是教不好。
其实很正常。
因为教育家的孩子,也未必成器。单靠教育,也未必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这样说,不是让你对教育灰心,对孩子失去希望,而是希望你能理性看待自己孩子的不那么成功不那么优秀,不必给孩子太高期望,也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以为任何孩子通过教育都能一飞冲天,那是不合理的信念。
但是,我们不必因此放弃教育,而是要懂得把教育放在合适的位置,不要以为它是万能的。当它出现失灵的时候,也要接受那样的结果。
2
好的教育,是因人而异
那么,我们要怎样运用教育,怎样培养孩子呢?
我的建议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孩子成为他最好的样子,就好了。
注意,这个理念的关键点,就是从孩子的个体特点出发,跟他曾经的自己比,来实现他的进步,而不是跟别的孩子比,以别的孩子的样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所以,不是说看别的孩子进了北大哈佛,你就也要给孩子定这样的目标。
同时,他们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或者说你不一定用得上。
反之,你也不一定只从那些北大哈佛家长那里吸收经验,而也可以看看一些没上北大哈佛的孩子家长,说不定更有你可借鉴的东西呢。
前面说了,孩子上名校的,多少有些偶然性,而那些没上名校的,也无非是不够那么幸运,而不代表说他们的方法不够好。
所以,不管谁家的方法,你若要学习,不要只盯着那些“成功”的家庭,而要看谁家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更适合,或者你也可以自己开发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比如古代的“孟母三迁”,当时谁教过孟母吗?不是的,那是孟母自己“发明”的做法。
而后来,孟母的这个做法就成了范本,出现很多孟母的追随者了。
但是,既然孟母能“发明”一种方法助益于自家孩子,每位家长,也都可以因地制宜自创“鸡娃”方法的。
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实践,是法无定法千人千面的,用在这个孩子身上的方法,未必适合那个孩子。所以,对于每个孩子,对于你的孩子,你都值得重新“发明”教育方法。
爱自己的孩子是第一步,爱他,而不是嫌弃他,不是厚此薄彼恨铁不成钢,那样就会用心找到适合他的方法去培育他,就能有助于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样的话,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家长,你也就是一位懂教育的教育家了!
文章插图
欢迎大家在后台留言咨询生涯、心理和家庭教育等方面问题,我会给你回复,或者专门针对你的问题写文章解答。相信对你有帮助!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才子|孩子是这3属相,小时是孝子,长大是才子,一直在给父母争光
- 独生女|女子怀孕2次到预产期后孩子却没有了,老公提疑问才知事情不简单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弓立芳|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要“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孩子|孩子晚于这个点睡觉,身高发育至少损失5cm,也别早于这个点起来
- 孩子|育儿假:刚需+硬核
- 宝宝|8岁男孩依然在吃母乳,断奶几次都失败告终,对孩子会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