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忠臣藏:江户47武士复仇记,缘何成为“日本男子汉终极美学”?

在日本民间,“忠臣藏的故事”广为人知。忠臣藏的全名为“大石内藏助”,是一位生活在江户时代赤穗藩的武士,他和46位武士同伴为了给遭受不公待遇的藩主复仇,毅然冲入“仇人”吉良上野介家中,用利刃将其杀死以献祭藩主。47位武士虽然在打斗中全身而退,最终还是难逃切腹结局。
终极|忠臣藏:江户47武士复仇记,缘何成为“日本男子汉终极美学”?
文章插图
过去的几百年间,“47武士复仇记”被无数次地传颂,以他们为主题的小说、戏剧和影视作品数不胜数。就连动漫作品《蜡笔小新》中,都有一集专门讲述忠臣藏的故事,只不过把故事情节变得更加轻松幽默。忠臣藏的故事在日本如此风行,甚至被奉为“日本男子汉终极美学的罗曼史”,那么,这个故事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其中又隐藏着哪些特殊的历史细节呢?最近读到日本学者野口武彦的《花之忠臣藏》,作者以元禄时代的政治、经济背景为切入点,重新讲述忠臣藏的故事。书中不仅提到了以大石内藏助为代表的赤穗藩武士们的波折复仇路,幕府将军德川纲吉的个人性情,以及新武士道精神的诞生等内容,还着重分析了这一历史事件背后,幕藩之间的明争暗斗、关于货币发行的争论等,所发挥的微妙作用。
终极|忠臣藏:江户47武士复仇记,缘何成为“日本男子汉终极美学”?
文章插图
01忠臣藏故事始末:松之廊下冲动拔剑引发的一系列悲剧忠臣藏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元禄十四年(1701年),彼时正值第四代将军德川纲吉在位时期。这一年的3月11日,京都使者来到江户的将军府,负责这一次“敕使参向”的主要人物,一个是赤穗藩的藩主浅野内匠头,另一位是熟悉各项礼仪流程的高家肝煎吉良上野介。前三天,与将军会面、欣赏能乐表演等活动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然而,到了最后一天,也就是3月14日时,将军府的松之廊下却发生了一场意外。根据一位目击者的证言,当时吉良正与人商量接待的具体事宜,期间命人叫浅野前来,却不料浅野到了松之廊下后,突然拔出利剑,一边说着“你还记得吧”,一边用剑刺向吉良上野介。旁边的人先是大吃一惊,反应过来后,立马拉开了吉良和浅野。虽然被剑所刺中,但吉良没有性命之虞,只是受了点皮外伤,按理说,浅野受到的惩罚不至于太严重。但是由于此事发生在将军府内,又是在天皇使者来访期间,事情的性质就变得严重起来。吉良很快被送回家中休养,浅野则被押送出城,当天就被宣布要求切腹,一个月后赤穗藩的领被褫夺,城堡将移交他人之手。
终极|忠臣藏:江户47武士复仇记,缘何成为“日本男子汉终极美学”?
文章插图
这个消息传到赤穗藩后,藩内的武士和民众一片哗然:一来,浅野在松之廊下冲动拔剑固然有错在先,但吉良上野介并非全然无辜,两人此前早有冲突,如果不是藩主忍无可忍,怎会做出如此举动?二来,对于此类行为,向来遵循“喧哗两成败”的处理原则,为什么只让浅野切腹,吉良却能安然无恙?更何况,在浅野已经切腹谢罪的情况下,还要加以夺去领地的重罚,是否过于严苛?种种疑问、不满、愤怒萦绕在赤穗藩武士的心头,万一城堡易主,他们中有不少人将面临衣食无着、沦为浪人的悲催命运。在这样风雨飘摇的背景下,人们的选择开始出现分歧:有人干脆选择逃离,到其他地方寻找出路;有的人四处活动,希望借助各种渠道和关系,试图让幕府收回成命,让浅野的养子继承现有领地;还有一群更为激进的武士,抱着誓死为主君复仇的决心,悄悄地招拢势力。
终极|忠臣藏:江户47武士复仇记,缘何成为“日本男子汉终极美学”?
文章插图
随着时间推移,城堡开始进入移交流程,浅野的养子仍然处于被“软禁”的状态,赤穗武士们恢复领地的期盼彻底落了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复仇派”阵营,年龄从十几岁到七旬老人不等,他们的“精神领袖”就是大石内藏助。由于期间不断有人员加入和退出,最终闯入吉良府的有47人,也就是后人所称的“赤穗47义士”。02 将军的不公判决背后,有个人利益和时代因素的双重考量赤穗义士们的复仇对象,选择了与藩主浅野发生直接冲突的吉良,两人之间的矛盾究竟是为何事,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有“行贿不周说”“性情冲突说”等。在《花之忠臣藏》中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版本。据说两人在接待京都使者的问题上多有龃龉,特别是在钱财方面意见分歧巨大。
终极|忠臣藏:江户47武士复仇记,缘何成为“日本男子汉终极美学”?
文章插图
在此次接待之前,浅野和吉良都有一定的经验,有所不同的是,浅野上一次担任御驰走役是在18年前,他对很多事情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当年。在他看来,当时只用450两金子就可以完成接待工作,于是便把预算总额设定在700两,认为这个数字绝对绰绰有余。经验更丰富的吉良则指出,700两远远不够,至少要有1200两才行。从浅野的角度来说,吉良是故意与自己唱反调,过于铺张浪费,除了钱财方面,两人可能在其他具体事务上也是矛盾不断,加之吉良在提出问题时毫不客气,让浅野很没面子。各种矛盾的累积,最终导致了松之廊下的拔剑之举。但是,从元禄时代的现实情况来看,浅野对于“700两”的执着未免有失偏颇,因为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由于幕府货币改铸政策的施行,通货膨胀严重,从1693年到1702年,米价就翻了将近一倍。吉良所提出的预算数值,是更加务实的,但浅野对这些信息几乎是茫然无知的,双方的信息偏差是冲突的根源之一。虽然赤穗武士们没有把矛头指向将军德川纲吉,但是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德川纲吉的做法确实有失公平,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有着自己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