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棋魂》用“口碑”破争议,为漫改剧找到了创作出路

作者 / 灵樨
出路|《棋魂》用“口碑”破争议,为漫改剧找到了创作出路】经过了漫长的改编实践,“魔改”似乎已经成为了漫改剧无法逃脱的命运,原著党愤起讨伐,普通观众也对漫改作品存在偏见。即便市场有包容心,但漫改剧的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
实际上,观众并不会针对任何一个题材进行“无脑”排斥,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质量不过关。漫改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类:第一是无法打破次元壁,真人版人设中二,无法平衡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是选材问题,有些玄幻、鬼怪漫画过于超现实,致使真人版无法还原漫画场景而显得粗制滥造;第三是本土化问题,如何将海外漫画与本土实际相结合,这不仅是漫改剧的问题,也是一切IP剧创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IP剧若想获得市场认可,既让原著党买账,又能到达普通观众的爽点,不仅需要对原著精神的贯彻,更要在整体上把控质量关。在《棋魂》刚刚播出时,市场上也曾存在了“魔改”的争议,但随着剧情的播出,观众们逐渐摘掉了“有色眼镜”,形成了从“质疑”到“真香”的转变,豆瓣评分也从7.2一路飙升到7.6。
出路|《棋魂》用“口碑”破争议,为漫改剧找到了创作出路
文章插图
口碑逆袭,观众态度改观,《棋魂》的改编有何成功之道呢?在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看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
漫改成功秘钥:高度还原+本土融合
针对上文所提到的漫改剧“三大通病”,《棋魂》从根源上规避了这三个问题。
首先从选材上来说,该剧根据集英社漫画作品《棋魂》改编,围棋在我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日本与中国同属东方文化语境,因此对原著故事脉络、人物关系及精神实质的还原难度并不大。
剧中,小学生时光(胡先煦 饰)因为无意间打开了爷爷的棋盘,而释放出了南梁围棋第一人褚嬴(张超 饰)的灵魂。褚嬴在原著里对应的人物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天才棋士藤原佐为,将日本平安年代改编为南梁是经过创作者精心考虑的,一是两个时代的时间前后相近,人物的风俗习惯、见识经历都相差不大,便于改编;二是我国南梁皇帝萧衍就是围棋爱好者,因此褚嬴的设定合情合理,与原著中的人物前史也非常相符。
出路|《棋魂》用“口碑”破争议,为漫改剧找到了创作出路
文章插图
其次,改编后的剧情尊重原著,大体上的故事脉络没有大篇幅更改,保留了时光与褚嬴的相识、与俞亮(郝富申 饰)的博弈和关系转变,但也加入了许多符合中国时代特色的剧情。比如丰满了褚嬴的前史,设计了他与南梁公主以棋定情却最终公主和亲的“爱情悲剧”,但公主却借和亲之名将围棋发扬光大,让褚嬴深以为傲。他的“注孤生”设定非常符合国产受众的审美口味,也为这个人物增添了几分笑料。除此之外,他与清代棋士白子虬亦师亦友的情分,也暗含了围棋在中国自古以来便一脉相承,且白子虬在清代历史上似有原型可寻。
出路|《棋魂》用“口碑”破争议,为漫改剧找到了创作出路
文章插图
另外,《棋魂》在视觉上也满足了原著党的期待,不仅人物造型高度还原,而且棋盘战局也非常细致地进行了还原,在剧中下棋对弈和教学时还会输出“目、尖、夹、打吃”这样的专业术语,从专业性和趣味性两方面让更多观众感受到围棋的魅力。
通过少年成长呼吁新时代「棋魂」
在激烈精彩的围棋对弈背后,《棋魂》正如剧名,根本上还是以传播围棋文化、围棋精神作为旨归的。
正如剧中许多人的看法一样,现实生活中围棋也长期处于被忽视、被误解的地位,“围棋就是垃圾东西”、“围棋也算体育吗”,这些轻蔑的台词正是当下青少年对围棋看法的真实写照。
出路|《棋魂》用“口碑”破争议,为漫改剧找到了创作出路
文章插图
在互联网时代,静下心来场棋盘博弈已经成为了奢侈的事情,围棋在青少年的生活中也逐渐消失了。但作为传统文化之一,围棋理应受到国人的重视,《棋魂》便是通过多维度展现围棋精神和围棋魅力,承担起了影视作品理应肩负的传播和推广传统文化的艺术责任。
《棋魂》没有用干巴巴道德说教的方式达到宣扬主旨的目的,而是通过展现时光的成长,运用人物成长对比的方式,在青年观众群体中产生共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起初,时光是一个对围棋毫无兴趣、只想赚钱买四驱车的懵懂少年,他在褚嬴的帮助下成为了一个“连拿棋都不会”的“围棋神童”,当得知围棋冠军有很多奖金的时候,他脑海中迸发的第一个想法是“可以赚很多零花钱”,这在当时马上受到了对围棋具有狂热理想的天才围棋手俞亮的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