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场|顺丰同城:即时配送没有最优解( 二 )


据招股书显示,顺丰同城拥有280万名注册骑手,2018年至2020年,顺丰同城人力外包成本及顺丰同城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11.98亿元、23.77亿元、49.2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97.8%、97.3%、97.8%。
短时间内不可替代的人力成本作为即时配送行业最主要的成本,加之规模效应难以实现,成为众多即时配送平台亏损的根本原因。
02顺丰同城能打吗?
在顺丰同城招股书中,把国内即时配送服务提供商的主要公司,分为隶属中心化平台的实时配送服务平台,及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平台。
前者是指满足相关中心化平台订单的实时配送服务,其主要服务在中心化平台上注册的商家,帮助中心化平台的消费者配送;后者则为承接非关联体系订单的实时配送服务。
在此之前,行业惯用的分类手段,则是把赛道内的玩家分为三类。
首先是起源于外卖模式的即时配送,包括饿了么的蜂鸟配送,美团的美团配送团队,京东到家的新达达;其次是新兴即时配送企业,包括闪送、UU跑腿、人人快送;最后则是传统物流企业。
按照招股书中的分类,直接把美团配送、蜂鸟、达达等赛道内的寡头排除到隶属中心化平台的实时配送服务平台中。
耐人寻味的是,去掉上述玩家,据艾瑞咨询报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十二个月,按订单量计算,顺丰同城是最大的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分别为10.4%、10.9%。
而根据西南证券数据,2020年整个市场中,美团配送日均订单数2780万,蜂鸟即配日均订单数达到450万,达达日均订单数达到290万,顺丰同城日均订单超过270万,其订单量距离美团配送仍有不少差距。
另一方面,顺丰同城业务中,2018年至2021年前五个月,与顺丰控股挂钩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分别为公司带来2013.5万元,1.78亿元,16.22亿元,11.90亿元。
而根据招股书显示,于2018年、2019年、2020年各年及截至2021年前五个月,顺丰同城来自顺丰控股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9%、13.1%、33.6%、38.6%。
这也意味着,每年顺丰同城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几乎完全是由顺丰控股带来的。
以往,在即时配送领域,凭借美团和饿了么平台流量,美团外卖和蜂鸟占据着即时配送市场绝大份额,达达同样依赖京东平台的商流,这本就无可厚非。
顺丰同城自喻是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平台,其实同样依赖顺丰控股,但却顶着“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第一股”名头上市,颇有造噱头的意味。

近场|顺丰同城:即时配送没有最优解
文章插图

此外,招股书中提到,在商家对建立自身流量获取渠道的需要日益增加,以及商家及消费者的复杂配送要求所推动下,第三方实时配送平台增长较快,市场渗透度稳步提升。
言外之意,顺丰同城作为第三方实时配送平台,相比中心化平台有优越性,但到底能不能打,还要看数据说话。
上述订单数据之外,2018年至2021年5月,顺丰同城收入9.93亿元、21.07亿元、48.43亿元、30.46亿元,对应订单量分别为7980万单、2.11亿单、7.61亿单和10.70亿单。
通过顺丰同城同期收入和订单量推算,其单票收入为12.44元、9.98元、6.36元、2.85元,呈逐年下滑趋势。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顺丰同城每笔订单的平均履约成本分别为15.0元、11.3元、6.5元和5.9元,尽管履约成本下降显著,但依旧“入不敷出”。
而据西南证券测算,2020年全年,美团完成外卖交易数101.5亿单,对其2020年的单票收入拆分,平均每单快递收入为9.3元,每单的经营溢利为0.4元,经营溢利率为4.3%。
一正一负之间,差距明显。
03顺丰同城够不着近场电商?
顺丰同城招股书中,谈到即时配送未来囊括的消费场景,其服务范围涵盖成熟场景(例如餐饮外卖)至增量场景(例如同城零售、近场电商及近场服务)。
如今,伴随新消费时代「万物到家」的趋势,近场电商的概念被重新拾起。所谓近场电商,是根据与消费者距离(效能),满足3-5km半径内消费者生活相关高频需求,近场电商也为本地生活或者社区电商。
此前在2020年兴起的社区团购,包括滴滴旗下“橙心优选”、拼多多上线“多多买菜”、美团的“美团优选”、阿里MMC事业群等等,都可以算作是近场电商的探路者。
而最初以服务餐饮外卖行业为主的即时配送,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拓展出更多品类与业务类型,其应用场景逐步拓宽至居民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成为支撑近场电商生态履约不可或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