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华为:“有所不为”方才“大有所为”( 二 )
不仅如此,如果涉足造车,那么华为就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对手既包括丰田、大众、宝马、奔驰等传统车企,也包括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企业,那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 汽车|华为:“有所不为”方才“大有所为”】
文章插图
二是严峻的国际形势。包括美国、英国、瑞典在内的多个国家先后对华为发起抵制,禁止供应芯片,禁止5G设备准入,手段无所不用。
华为的生产和销售都是受到了多方的打压,这种严峻的情况下,“保护渠道有水流,别干枯了,别害了上下游”成为华为的首要任务。华为甚至卖掉了荣耀业务,壮士断腕,颇为悲壮。
面对美国的严厉制裁,华为已经深刻认识到自身短板所在,那就是在芯片等关键领域缺乏自主核心技术。这不止是华为,也是整个中国急需解决的难题。
在此背景下,华为发力的重点就很清楚了,华为的前景在于5G对诸多行业颠覆后都必不可少的一个核心部件——芯片,同时也是当务之急,这就是任正非的清醒之处,入局新能源虽然有可能成就华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但是从时间成本和战略成本来说,反而会“因小失大”。这是一项无比艰难的任务,决定了华为要把钱和精力花在刀刃上。
整车生产,产业链长而复杂,从产品设计,到零部件采购,工厂总装,再到建立经销商体系,需要的资金投入、技术保障、质量管理、规模效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说白了就是一个规模产业,就算互联网造车也越不过整车生产这道坎。
文章插图
三是跨界造车的浑水不好趟。对大企业来说,追求多元化发展,以多种经营方式来扩大利润来源成为趋势。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利好及市场格局的扩大,同时现在国内非常成熟的产业链也让他们看到了机会,不惜跨界来分一杯羹。
相比还没有实现量产之前,就纷纷倒在了融资的困境上的部分"PPT造车"新势力们,这些跨界车企多为行业巨头,在资金上拥有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但是一旦真正投入进去两三年,就会理解“造车即烧钱”的奥义。当蔚来的李斌好意提醒想入行的人说“没个200亿就不要造车”,戴森爵爷用生动案例告诉了大家,即使花个200亿,最终也可能会失败的。
不仅如此,政策方面也开始不再支持造车“乱象”。近日,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通知》指出,为响应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夯实地方主体责任,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等乱象”的要求,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拟于近期开展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调查工作。《通知》特别指出,要求各地详细报告部分跨界造车企业自2017年以来在当地的汽车投资项目情况,包括土地占用、建设内容、项目进展、完成投资等。
这种情况下,面临外部打压的华为想要进入整车制造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文章插图
写在最后:华为“不造车”,真正的含义其实是寻找适合自己的时机和路径,是不追风。正如华为内部员工所说“我们首先把核心技术做好做强,如果买车零部件都能很好生存,那么我们会继续坚持战略不造整车。如果大家不买我们零部件,那时候我们自己造整车也不迟,以后叫智慧车。”而在三年有效期到了之后,华为将何去何从,且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华为鸿蒙系统|华为汽车战略布局,进入汽车行业的底气来自哪里?(车车佳)
- 华为鸿蒙系统|鸿蒙是安卓“换皮”产品?一亿多用户,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 彩电|彩电价格还跌吗?家电年底销售“小高潮”还会不会来?
- 智能化|感知局限下,车路协同的“子弹”还得再飞会儿
- 华为鸿蒙系统|都2021年底了,为何Mate40Pro还是目前公认最好用的“安卓”手机
- 苹果|无“芯”可用,华为开卖“二手”手机,可7天无理由退货!
- 基站|华为一手养肥的这家小巨人,真这么值钱吗?
- 显卡|田言梦语:你会买RTX 40系列“空气”显卡吗?
- watchgt|华为WATCH GT3全方面评测:品质之作也是运动健康好帮手
- 物联网|加拿大多家电信公司因华为禁令欲向政府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