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生产力发展进入中速时代( 二 )


第一,近20年来,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发达国家。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全球平均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基本不变情况下(即2.8%,只比前20年下降0.2个百分点),发达国家从上世纪末20年平均增速的3%,下滑为近20年平均增速的1.8%,下降幅度为40%。与此同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从3%左右上升为5%以上,大涨约70%,这显示由发达国家引领的全球化过程,同时也成为全球生产力发展走向均衡的过程。
第二,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约束条件出现重大变化。自然资源、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出现并加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罗马俱乐部”资源问题之争,现在已变得更加现实和紧迫;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伤害;尤其是气候变化问题,已对人类未来生存构成切实威胁。近20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这些问题,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硬约束条件。
第三,代表生产力全球扩展的经济全球化正在被重新定义。经济全球化推进了生产力的重大进步,与此同时,它直接或间接导致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和贫富差距的加深,以及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后者又引起了中产阶级人口比例的大幅度下降,如美国中产阶级的比重从上世纪70年代的61%,下降为2015年的50%。这些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经济全球化被重新定义,必然会对全球生产力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新冠肺炎疫情对生产力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从短期看,它会直接破坏社会生产力,今年全球经济的负增长已成定局。重要的是长期影响,在以下方面将发生趋势性变化:
一是生产和社会活动线上化趋势加速。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线上经济,本来就是大势所趋,受疫情影响,这一趋势正在大幅度提速。
二是产业安全国内化、经济运行国家化倾向加大。从经济安全角度考虑,各国都更加重视在紧急状态下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这将使大多数国家一方面把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产业尽可能在本国布局;另一方面,那些长期主张自由主义或主张国家少干预的发达国家,将重新构建国家经济治理体系。
三是公共医疗体系以及大健康产业会大为加强。迅速形成的、庞大的新冠感染人群对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使许多国家医疗体系疲于应付,这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医疗体系重构;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将会成为全球社会生产力结构性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变量。
中国生产力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
中央已经根据内外部环境新变化,作出了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即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中国生产力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这个历史阶段具有两大重要特征。
第一,中国生产力发展进入中速时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中速时代”,不仅具有中等增长速度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它具备中国生产力追赶世界发达经济体的质量、效益的根本特征。从增长速度看,许多经济学者认为,这个中速是年均增长5%左右。所谓“时代”,含义是指十五年至二十年为时间单元,即从现在起到2035年或2040年。
从国际经验看,首先它是一个不低的速度。这一速度高于近60年以来全球平均增长速度,也高于发达国家平均增速,还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速。其次,从我国近些年的实践看,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出现向中速靠拢的情况。再次,中国增长同样遇到了资源、环境、气候变化的约束;同时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再过十年,65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达到20%以上,进入多数发达国家式的老龄化社会。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中国城镇化尚有约20个百分点的空间,这是“中速时代”发展的根本支撑。
如果中速增长能真正成为现实,那么,届时我国的经济总量就会在现在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全国人均GDP就将达到两万美元左右,中国就会稳步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第二,中国生产力发展进入高质量高效益阶段。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将在加大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消费动力、深化改革开放、注重绿色发展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而这些都会集中融入我国的产业全面升级和转型之中,某种意义上,可以概括为“四个化”:
一是传统产业新型化,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二是新兴产业规模化,网络经济、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将提升体量、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