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妖魔化的监控和隐私

记得应该是在2014年,当时看《南都周刊》,有个开篇专题,里边原创好像叫《你已进入监控区》(好像是,记不太清了,大概就这意思),讲监控与隐私之间的关系和矛盾。这个话题,一直都是大众媒体对于安防行业最大的关注(因为不懂行业,这个话题最直观、最带流量)。近几年,监控设备的激增,加上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的热潮,还有家用监控的快速入户,监控这个“旧时王谢堂前燕”,一朝“飞入寻常百姓家”。设备规模放量、最热门技术的引流、应用场景的极大丰富,使得这个话题温度不断,持续而且越发受到各类媒体、自媒体平台的关注。
监控|妖魔化的监控和隐私
文章插图
妖魔化的监控和隐私
不过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媒体也如此。有专业理性的思考,就有业余感性的起哄;有切入点正的,就有切入点歪的;有为社会关切奔走着急的,就有为自身关注口沫横飞的。看了很多东西,我个人感觉,专业视角的太少,业务民科太多;出发点好的太少,博人眼球的太多。虽然咱也不是什么特别专业的人士,但还是有点看不过去了。今天就简单的说一说监控与隐私的话题,也说一说什么最应该值得关切。
监控|妖魔化的监控和隐私】监控拍就是侵犯隐私?
视觉是人类感知客观世界最有效、最敏锐的方式。视频是现存量最大、反映客观事务最真实、透彻的资源。“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也就是这样。所以人类对于视觉图像的获取,一直是不遗余力的。中国的视频业务发展30年,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已经从监控到了可视化管理、治理和智能化应用的阶段。它的价值,在满足最基本的安全业务需求之外,能够在管理、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视频由信息向数据的转型,也为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大大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使用的场景越多,越会有侵犯隐私的担心。那么监控和隐私到底是不是一对天生的矛盾呢?
首先要界定什么是隐私。隐私就是一种与公共、群体利益无关,个人不愿意他人知道的信息、以及其参与的活动、干涉的私事及侵入的个人领域等。隐私应是受法律保护的个人自然权利。
这里要明确一点,当个人需要某种服务时,可能提供的涉及隐私的相关信息。但是在此过程中,获得私密者要承担保密责任,既隐私只公开于有保密义务的人。
视频监控设备在公共场合,公开采集的信息基本不属于个人隐私,不是摄像机拍到了你的照片,就是侵犯了隐私。但对大量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后,可以发现私密性的内容。因此,系统明确规定了保密的责任,防止各类信息(数据)的非法应用和转移。
在议论最多的庞大城市监控网络中,按照规划,视频最核心和最主要的任务,是公共服务,即视频大数据。在几十万、上百万路监控所形成的闭环中,个人是微乎其微的一个点。视频大数据要求的是无差别取样,但最终上墙形成的数据流,个人在其中几乎没有体现。一个城市,成千上亿人、百万千万台车,在一般情况下,个人的颗粒度太小了。取样,是因为个人和车辆是城市中的一员,是城市整体运营的参与者,但取样绝不是针对于每个人。这就好比我们看长江。长江西起青藏高原,途径19个省、市、自治区。在观测长江的行程时,观测的是干流和支流,是水道,而长江中的每一滴水对水文监测没有任何意义,只对特殊业务(如环保水质检测等)有价值。我观察长江,没必要看清楚每一滴水长什么样。这与城市级的视频数据同理。
至于局部的重点监控和放大,是有依据的。比如重点保卫区域、反恐热点区域、案件高发区域等等。这时候,监测的对象,是危险分子和危险态势,而非每一个人。
当然,在大数据汇集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风险,比如“摸奶门”之类的事情。大量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后发现私密性的内容,应用部门也已经通过分级授权、网络加固等方式,保护信息和数据不外泄。
关于监控使用的边界问题
对于监控与隐私的关注,多集中在:在哪里拍 拍什么 到哪里去。
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真实、透彻的感知各种信息、状态和动向,自然涉及到采集什么信息、数据;采集到什么程度、什么范围的问题。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如何扩大社会掌控面(系统的覆盖面)。目前有一种倾向:强调全覆盖、无死角,致使系统越来越大、无孔不入、无所不在。造成系统成本过高,也容易涉及隐私问题,而引起公众的反感。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哲学原则,就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如何扩大社会掌控面(规划防范区、确定合理的目标,统一进行设备的选型和布局),什么叫全覆盖(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都是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