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工人”就是“社畜”?“凡尔赛”等网络热词火出中国了,背后有何玄机( 二 )

】谈到近期的一些网络流行语,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这些热词和表达方式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以‘打工人’为代表,一类以‘凡尔赛文学’为代表。前一段时间流行的‘名媛体’和现在的‘凡尔赛文学体’是联系在一起的,而‘996’是和‘打工人’联系在一起的。”张颐武认为,在流行表达背后有一个统一背景,即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及其后备军在扩大,他们有“一定经济基础,但没有发大财”。年轻人加入中等收入群体的过程在加快,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已经很强。他表示,“对于这一类人来说,他们的职业向上走面临诸多困难,但同时又面临随时向下坠落的不安感,这是一种共同的焦虑”。以“打工人”为例,原本指的是无法靠财产生活、需要靠工作挣取薪酬为生的人群,这是一个泛化的群体,涵盖了从企业高管到外卖小哥、装修工人,但现在这个词中包含着复杂的心态,也是人们一种“奋斗文化”的体现。
说起“凡体”和“名媛”,张颐武认为,一些年轻人对这样的表达感兴趣,体现出他们对优雅品位或高雅生活的微妙感觉,这其中既有嘲讽,也有羡慕与向往。“名媛”拼单喝下午茶的现象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它实际上反映出年轻人对生活品质、生活方式的新要求,而这种要求又与很多人还是“打工人”的身份有差距,因而产生焦虑感。
中国|“打工人”就是“社畜”?“凡尔赛”等网络热词火出中国了,背后有何玄机
文章插图
“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这么说话”
日本和中国一样,年终岁尾也会盘点“年度流行语”。日本流行语年度评选结果计划12月1日公布,在候选词汇里有“安倍口罩”“浓厚接触”等,一看便知与今年的疫情有关。日本流行词时效性较强,一般来说都是反映当年的社会百态,很快就不再被人提起。相比之下,中国流行语存在的时间更长一些。有看过网络杂志“中日乐话”的日本读者说:“中国‘土味情话式’的爱情表白,如‘我对你的爱,就像拖拉机上山,轰轰烈烈’,体现了当下中国人开放直白的个性。暧昧、害羞的日本人把爱情告白看成是很严肃的事,其实应该轻松表白,就算说‘土味情话’被拒绝,也不用太尴尬。我们日本人要好好学习‘土味情话’。”“彩虹屁”是常见的饭圈用语,就是说偶像放一个屁,都要吹捧比喻成彩虹。这样的表达日本读者觉得很新鲜,因为在日本有“松田圣子不放屁”的说法,意思是“偶像是圣洁的”。据说韩国也有类似“彩虹屁”的说法,可见东亚流行语文化都有共通之处。
中国|“打工人”就是“社畜”?“凡尔赛”等网络热词火出中国了,背后有何玄机
文章插图
今年香港也有不少网络热词,但和日本一样,大多与疫情有关,不像内地的流行词和表达那样丰富。如“2盒thx”,来自抢购口罩时常写的留言“两盒,thanks!”。曾有香港树仁大学的学者分析对比过陆港两地“潮语(流行语)”的异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香港人喜欢“中英夹杂”,这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及教育环境有关。
美国底特律韦恩州立大学外语系和语言学系刘海咏教授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有学习中文的美国学生在网上听到流行歌曲《我怎么这么好看》后,还来问他歌词的含义。不过,限于教学时间等安排,他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讲太多中国的流行表达,“如果我教美国学生太多中国的网络流行词汇,他们会以为所有中国人都这么说话”。他表示,在网络世界最重要的是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每个公众号作家或博主想要脱颖而出,这种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的心理与过去中国人做什么都“强调集体主义”之间肯定会产生文化撞击。这也可能是“凡体”目前颇能吸引一些人的原因。刘海咏说,在英文中有“humble brag (卑微吹牛)”一词,有点像“凡尔赛文学”的表达方式。但美国一向崇尚个人主义,所以“humble brag”相应的只是一种生活中的表达方式,没上升到“凡体”的高度。
想要火,先把准时代脉搏
“这类表达的核心就是‘装’。”张颐武同样认为,“凡尔赛文学”刚开始看着很平淡,但随后突然就显露出作者的“高雅品位”,以证明他的与众不同。那么,这些网络热词和流行表达能“火”多久呢?在张颐武看来,热词的流行周期长短存在一定的机缘巧合,能否沉淀下来有一定的偶然性。有的词流行过一阵后就消失了,如“打酱油”,用得就很少了。但他强调,这些表达究竟是因为反映社会心态而流行,还是因为人们觉得它有意思、好玩而流行,两者还是有差别的,“比如最近出现的这几个网络热词,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心态。之前流行的‘名媛’,其实很快就消失了,因为它已被囊括在‘凡尔赛文学’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