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智能化推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迁,各类厂商纷纷入局,你怎么看?

近几年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推动汽车逐渐向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演变,座舱也随之被重新定义。
变迁|智能化推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迁,各类厂商纷纷入局,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目前,在很多车企和零部件企业的设计中,座舱都不再是冷冰冰的乘坐空间,而是开始具备思考、情感交互、生命成长等拟人化能力,可以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和极具情感化的用车体验。
然而由于智能座舱是一个复合型概念,涉及的细分技术种类繁多,对于智能座舱的定义业界并未形成统一,也没有明确的标准,以至于企业的玩法各不相同。
在这样多方混战的局面下,探索出一条广泛认可的智能座舱落地路径成了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以用户为中心”即了解用户在智能座舱里究竟需要什么,然后以此为出发点,给用户提供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和功能。这是当前很多企业在研发下一代智能座舱时,都会放在嘴边的一句话。
大方向确实如此。当前随着汽车四化的快速发展,车企仅仅靠售卖简单的功能汽车,已经越来越难以留住消费者。
特别是当“Z世代”逐渐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要购买力之一,他们无论是汽车消费需求、理念还是路径较之过去都大不相同,车企必须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触及他们的内心的需求,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赢面。
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相互赋能,汽车架构迎来全面融合
车体智能化(车车、车路等对外互联;自动驾驶能力)与车舱智能化(人车交互、信息娱乐)两者发展相辅相成。
如果没有车体智能化,就没有车舱智能化发展的需要;同样当车体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没有车舱智能化的发展也会失去效果,特别是L3、L4阶段。
智能汽车的远景是自动驾驶和互联生态的打造,这需基于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相互赋能。
未来车辆作为“第三生活空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日趋成熟,其使用场景将更加丰富化与生活化;
此外,车辆自带可移动的属性,可以通过网联功能轻松实现线上与线下体验的无缝连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
变迁|智能化推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迁,各类厂商纷纷入局,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联网化、电动化趋势将推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散的计算机系统(即控制单元)转向更加集中和网络化的电子架构。
其背后逻辑为:随着智能、网联业务的丰富,车内系统之间交互的信息量激增,分布式ECU架构在集成控制、安全、数据互通、算力带宽等维度均存在瓶颈,因此基于域控制的更加集中化的汽车电子架构成为行业演进方向,每个域都具有集中的智能化处理单元,具备更强的运算处理能力。
终极状态下,智能座舱中的各类请求与反馈、自动驾驶系统的各类探测与计算将由一个强大算力的中央处理器统一处理,不同功能之间的协同将显著增强,车内应用生态将进一步丰富,从而推动智能汽车产业链价值膨胀。
变迁|智能化推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迁,各类厂商纷纷入局,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ADAS与智能车舱相互赋能带来更好体验。以AEB自动刹车为例,车身通过摄像头或雷达传感器实时监视前方交通情况,当检测到外部环境变化后,会将前方的障碍物以数据方式传给车载计算平台,车载电脑对传感器和探测器测算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同时将结果传输到座舱和动力底盘系统。
此时,座舱内会有灯光、声音警报和方向盘震动等信号提示驾驶员进行制动操作,且该信号将随着与障碍的距离越来越近而愈发强烈;
与此同时,动力底盘系统将采取制动液填充、阶段部分制动等措施,并等待驾驶者的进一步操作信息。
如果驾驶员未进行制动操作,综合当前车速与刹车距离的判断,计算平台将下达强制刹车指令,防止碰撞发生。
变迁|智能化推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迁,各类厂商纷纷入局,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天眼查APP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4,600家经营范围含“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无人驾驶”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其中,广东省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超过32%。
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以来,自动驾驶行业逆势而上,发生多起大额融资事件。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外自动驾驶企业融资总金额超过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1%。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有融资信息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超过70家,融资金额高达数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