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迎来风口:多地落子,“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产业”( 二 )
这也是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建设过程中值得深入思考和践行的课题。
多地落子智慧城市
当前,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各个城市的重点。
早在2000年,北京市启动了数字城市建设,通过公共数据开放使用,倒逼政府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锋介绍,北京市制订了“十四五”智慧城市行动纲要,将以融合贯通的数据为核心、以应用场景的开放为手段、以高效安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态为原生动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
在上海,“一网同管”、“一网通办”正在普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惠丽介绍,上海市运用实时在线数据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及时精准地发现问题、对接需求、研判形势、预防风险。
“相较于其他城市,上海的智慧城市更加开放。比如,政府部门之间的系统数据往往难以流动,在部门协作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定阻碍。但上海各部门之间很短时间就协调好这个问题。 使得政府效率更高,也反过来促使政府更加重视大数据建设。”刘九评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致力于打破公共数据、政务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管道”,实现深度融通,赋能城市管理。在城市管理也继续迈向更精细化、更人性化、更智能化、更多样化的道路,结合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坚持“实战管用”的价值取向,以“应用为要,管用为王”的原则,更加注重赋能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从整体上推动城市治理迈上新的台阶。
在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在疫情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智慧城市相关应用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中也发挥了巨大价值。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张贵达表示,接下来将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开展数据治理,加速拓展5G应用,努力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水平。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看来,当今人类发展已进入“人机物”混合、动态互联的社交时代,万物互联正在重塑全球城市发展形态。未来城市将进入智能孪生发展阶段,实现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持续进化,而建设智慧城市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产业。
【来源:华夏时报】
【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迎来风口:多地落子,“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产业”】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主板|华为智慧屏视频通话功能怎么使用,操作难不难?
- 智能网联汽车|我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公布
- 华为智慧屏|手机有必要上一亿像素吗?这组样张对比图给出了答案
- 电子烟|国家烟草专卖局:依法加强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监管
- 新浪网|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易生支付重磅推出国际邮轮收单一体化解决方案
- 翻新|上海电话亭翻新 增加一键叫车智慧屏
- 华为智慧屏|电视音质也可以发烧级!华为智慧屏V 98分布式影院带来5.1声道体验
- 区块链|工信部:加快建设产业生态,推动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发展
- 科技日报|仿生蛛网打造新型室温微芯片传感器
- iPhoneSE|坚持开关机无广告打破行业潜规则 荣耀智慧屏X2系列43英寸亮相60新品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