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智慧警务没有「凡尔赛文学」( 二 )


夹在时常暴雷的数据隐私安全和庞大的数据资源之间,没有数据安全的超级定心丸,公安部门断不能轻易大面积采用先进技术。
被忽视的信息盲区。
要知道,各地方公安信息化水平和步调并不总是统一,部分地区的部分领域和类别的基础信息数据依然难以智能感知、全面掌握,大量对警务工作具有现实意义的基础数据还停留在人力搜索甚至无法掌握的状态。
不同警种间的协同打通。
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庞大的层级体系下,必然会出现指挥体系繁冗、层级繁多、技术手段发挥有限等问题,这是任何一个人口大国都难以避免的难题。
当情侦信息层层上报,指令信息再逐级下达时,一趟来回下来,不仅耗时费力,紧急情况下对临机决策、一线处置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平时各自为战、急时上下协调”的方式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显得有些粗放,但建立横纵向贯通的智慧通信网体系,非一朝一夕能及。
不同行业系统路径联动。
公安不只是公安,其业务范围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更多时候,公安与政府、政、交通、医疗、安全等等行业比肩连袂。
但各行业间信息并不畅通,也难以高效联动,期间产生了繁琐的业务流程、繁杂的行政手续、繁多的条件门槛,这些牵制着公安人员的精力,也制约了警务的实效。
头重脚轻,本末倒置。
一些地方只注重从上到下的顶层设计,忽略了基层实际情况。
某从业者向雷锋网AI掘金志透露,在一些走访中,一些基层民警认为所谓的智慧警务并未减负,相反各种微信群、警务APP和诸多信息系统日常的维护增加了工作压力。
公安内部大数据专业人才缺乏。
事由士成,人才是永恒的话题。一系列专业的分析、操作工具都需要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人,而既掌握数据建模以及各种数据架构,又能熟悉公安业务的专业人才,并不容易寻得。
此外,末端执法能力不足、智慧警务生态环境建设不够、数据治理和清洗被忽视、领导意志、利益冲突等等,都是AI警务还没填满的坑。
要把一个庞大的理论变成真实运转的体系,还需要解决现实中看不见的细碎难缠的千百个具体问题。
用魔法对抗魔法AI融合下的警务市场,拉动的不仅仅是前端设备的更新换代,更是拉动了背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万亿级大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将达8300亿,而公安部门无疑是推动这一需求背后最大力量。
智慧警务初看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费力不讨好,阻力重重,但技术升级将带来极大的效率提升却是共识,只是在那之前,行业内外都在寻求突围之法。
要问智慧警务怎么突围?各子项目七嘴八舌可以说上几天几夜。
涉车大数据平台说,它可以公安交警交通指挥、车辆管控、违章执法,刑侦部门利用车辆信息进行研判分析实战,是整合各系统的车辆数据,深度分析、挖掘并应用。
公安人像大平台说,它可以提供比对、查重、布控、巡检等多种应用,减少人海战术,提高追逃、破案、寻人效率。
部门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说,它可以打通数据壁垒,部门间实现信息数据共享。
视频联网共享平台说,它可以提高视频图像信息整合规模,解决公安视频图像资源混杂局面,提供完善的视频图像应用功能。
移动警务应用平台说,它可以提高警务工作的及时性,简化工作流程。
一句话总结,就是用大数据的思路,带上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一众兄弟,为了公安战斗力,造一个新的理念和模式出来。
智慧警务为何难?太大太杂,涉及个体、技术和领域也众多,行业要求还不低。
所幸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政策,地方公安部门也积极变革。
在这场战事中,纵有诸多难关,依然不乏企业从不同思路攻坚。细分领域多,大家各有侧重,一起上。
大华股份从智能能力、研判能力、指挥能力、终端处理能力的升级思路打造智慧警务。
大华认为智能能力的升级,在于整合无线传输、光学传感、遥感遥测等感知技术手段,辅以跨领域的感知信息数据互通共享,构建基础数据“一张网”,实现各要素的全面动态管理。
智能研判能力,大华重点在数据治理、清洗、标准化和各类知识库建立,提供清晰、直观的关系分析、推演、研判等能力,完成目标关系推演、目标关系分析研判和预警等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等工作。
指挥能力上,大华融合AI、AR、5G等数字化技术,构建新型指挥平台,及时调取各类信息资源,结合AR全景指挥系统,实现可视化、精细化、高效的指挥管理等警务应用。